文章吧手机版
仁德上人经典法语精选(二十一)
日期:2019-11-04 07:38:06 作者:仁德上人 来源:仁德法语 阅读:

  1、任何人也退不了我们的道心

  没有道心的人,不用任何的影响自己本身就没有道心,还用别人来退吗?一个道心不坚定的人,不用别人来退,自己就会退失自己的道心。因为自己不想超越自我、不想战胜自我,心甘情愿做自我私心情执的俘虏。自己不发心向上进取,别人再有慈悲心,谁又能帮助得了呢?如果一个具有坚定道心的人,以自己的生命维护自己的菩提大愿,一个死都不怕,以生命捍卫自己的道心,什么样的人又能动摇得了呢?

仁德上人经典法语精选(二十一)

  大道无形无相的清净心,大道是如如不动的空性灵知。对心空没有任何分别执着的人,什么样的事情能动摇扰乱了空性呢?无论有人多么狠毒奸诈,大骂虚空、污辱虚空、诽谤虚空,虚空会动心吗?虚空会分别计较吗?虚空会辩护解释,说自己是个好人、是个真正的善人吗?虚空会伤心难过痛苦烦恼吗?虚空会难受怨恨、记仇吗?虚空会灰心退失道心吗?真正入道、见道、证道的明白人,会为一切的梦幻泡影心动念、分别执着计较吗?为了根本就没有的影子、小泡泡,为了水中月、空中花费尽心机,分别执着生烦恼、造痛苦,值得吗?有用吗?有价值吗?有意义吗?

  我们可以认真体会一下,为了人生的一场幻梦操心费力,造下无量无边的业障,有什么意义价值呢?为了根本就得不到的水中月、空中花,追求、拼搏、忙碌,最终能得到什么呢?如果能当下明白世出世间一切法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还有什么可以追求?还有什么东西可以迷恋执着的呢?还有什么东西放不下呢?如果明白一切皆不可得,还要执着计较什么呢?只有自己的真心灵知,空空净净、不生不灭、不来不去,只有自己的这个灵知,才是真正的自我真身啊!

  2、去除私心化空身心才能真正解脱

  要消除烦恼,得智慧解脱,首先要彻底明白,无量痛苦烦恼的祸根是什么?就是自私自利的我我我。我执我见、我是我慢,我的利益、我的好处、我的追求,自我一切的思想念头究竟想什么?为什么?为了谁?这是修心最最重要的一个焦点。修行就是在破我执、去私心,不为自我的利益这个最关键地方看清自己的心、观照自己的心、管住自己的心、用好用正确自己的心。一切的方法教理、一切的经论都是为了突破这个焦点。去除自我,化空自我、放下自我,达到心空无我无私心。只要自己心中有我有私心,永远也脱离不了生死轮回,永远也消除不了业障习气

  很多人不是在破我执、去私心、不着相上面下功夫,而是抓住一些教理,抓住一些言语名相,抓住一些方式方法,抓住一些人事物,抓住自己的意思观点、认为,抓住自我强烈的执见,着相有我、装腔作势。认为自己已经明白了佛法真理,自己已经放下了痛苦烦恼,自己已经得到了真实的利益与受用,自认为自己已经很开心很快乐、很自在、很清净、很有智慧。总认为自己比谁都强,外表还装出一副谦下诚敬的样子,说出话条条是理、头头是道口若悬河,讲的道理天花乱坠。其实自己的心,比谁都虚伪、都虚荣都会伪装,比谁都自私自利,比谁都贪心重,比谁都傲慢自大、自认为自己了不起,比谁都强、比谁都好、比谁都行。口是心非弄虚作假阳奉阴违、转脸多变、三心二意、表里不一、自欺欺人,自骗又骗人,还自认为自己有智慧,自认为自己有本事、有能力目空一切,心中把谁都不放在眼里,自认为自己是佛菩萨再来,还表面伪装成一副谦下诚敬的样子。这就是不能真正消业除习气的根本原因

  修行直心是道场,要直来直去直截了当。直心不转弯、直心无虚伪,直心不能口是心非,直心不能虚荣多变,直心不能欺心背道,直心不能自私自利,直心不能为了我我我。最怕修行人口是心非、转脸多变、心口不一、弄虚作假、自私自利,还自认为是善是妙用,把自私自利的自由当成是自在,把我执我见我慢的人天好心,当成善心、当成是真慈悲心、当成是菩提心、当成舍己为众生的清净心。修行最怕的最怕的就是执理费事,表里不一、弄虚作假,最怕自心不诚实。没有真明白,自己虚伪装明白;没有真放下,自己傲慢装放下,欺师灭道,自己堕落自己还不知道,自己还冒充自己是个活菩萨、是个救世主,把自己的高傲自大、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心当成是慈悲心,这是修行最可怕之处。

  无论怎么样修法,不论怎么样明白空道理,目的只有一个去除私心、去除贪心,放下分别执着心,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只要自己心中还有一丝一毫的私心,一丝一毫的贪心,一丝一毫的我执我见我慢,还有一丝一毫的情执牵挂,还有一丝一毫的自我追求名利,还有一丝一毫的着相当真,还有一丝一毫的见别人过失,还有一丝一毫的争斗嫉妒,还有一丝一毫的傲慢自大,还有一丝一毫的放不下想不开,还有一丝一毫的虚伪虚荣面子心,还有一丝一毫的弄虚作假口是心非,还有一丝一毫的不诚敬心,还有一丝一毫的不直心,还有一丝一毫自以为是自大心,还有一丝一毫的挂碍计较,无论自己怎么样的明白空道理,无论自己怎么样的苦修拼命,永远也得不到真实的清净安详、自在解脱。如果谁不相信,可以在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的时候看一看自己的心,是否能平静,是否能如如不动心?是否能真实的感恩报恩?这正是有道无道,自己知道。没有安住空性灵知知道的人,永远也没有办法达到做到事事皆如意、事事不动心、事事心无事、事事没有事。这心空无我无着不是说的,更不是空想的,是真正的现实

  3、明心见性不着相,历事练心去习气

  世尊说法四十九年,三百余会,说事说理、说显说密、说深说浅,说而无说,目的只有一个,让一切有缘的菩萨能当下眀心见性,不再着相当真,不再分别一切境相的善恶美丑,不再执着好坏苦乐,不再计较是非人我,让一切众生都能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一旦真的不着相,心空无我无执着、无烦恼,真正开悟见性后,发起无上大菩提心。真正舍己为众生,真正无私利众生,真正无我度众生。真正无分别平等的爱众生,真正真心诚敬心的对一切众生具备感恩报恩心,真正做到不见众生的过失。真正落实永远不再恼害一个众生,真正圆满大愿、不舍弃一个众生。真正实践实证,一切众生就是我的命根子,为了一切众生,我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就是粉身碎骨决定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退心,更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怨言。真正落实做到,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时时妙用真心诚敬心,时时不离平等的慈悲心,时时不忘感恩报恩心,时时不离空性智慧心,用真实不虚的空性智慧,面对一切的境相,决定不着相、决定无私心、决定不为我,放下一切的所有执着、计较,放下一切的牵挂思念妄想,放下一切的情执贪恋、追求希望心,放下一切的争斗、嫉妒、傲慢心,放下一切的不敬、不舍、放不下的心。只有真正的时时见性不着相,真正的无私无我、无求无着,才能真正的去除八识田里的习气毛病。只有真正把八识田里的习气毛病去除干净,才能真正圆满无上的佛道,才能真正做到清净自在解脱。这正是习气不除佛难现的真理。只有除尽习气才能真正成佛。

  真正开悟见性不着相的人,时时明了一切皆不可得,时时安住自己的本位,不被一切外相所扰,不被一切外境所转,不被一切的人事物所动,真正做到外不着相、内不动心,明了一切境相都是因缘所显的幻相假相,彻底明白一切境相都是本性光明所显的影子,是一时的水泡泡。从外相上看,有千差万别的森罗万相;从性体中观照,本来无一物,什么东西也没有,只有当下的无心无念、空空净净的了了常知,才是自己的安身立命处。在面对一切应该面对的境相,既不着相,又不舍弃眼前的幻相,而是知幻不着不住眼前的一切幻相。若能知幻不着幻,当下即能离幻,认取空性无一物的本性灵知。一空一切空,一了一切了,一幻一切幻,只是当下面对,一个不住不着相,达到自心如镜,外相如影,只管用而不住不着,没有丝毫的爱憎心,不动丝毫的取舍心。在如如不动之中,能起无量无边的大妙用,在动用行为思想动作同时,不离空性了了的觉知。这正是知之一字是众妙之门,知之一字妙不可言认知不着相,妙用不动分别执着心。只管用心而无心,只管动念而无念。无心之时常用心,无念之时正动念。这正是佛说的“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谛而不动”,又如金刚经中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是面对因缘接物,不动爱憎心,不动自私自利的分别心,不动贡高我慢的自我表现心,不动争斗嫉妒的争强好胜心,不动自作聪明好为人师自高自大心,不动见别人过失的自以为是心,不动虚伪虚荣、弄虚作假的面子心,不动一切的自我意思心,而又能面对一切现量境,知道该如何面对如何处理。应该如何面对如何处理呢?只有一个不动自我的私心,要有真诚清净、平等慈悲、知恩感恩报恩心。

  4、不着相即名佛,着相即名众生

  什么是众生呢?就是着相的人。心中生起很多的贪嗔痴慢疑的烦恼,把一切的事相当真,产生很多的分别执着与计较。着相之后的生生灭灭心,叫众生,叫生死轮回。什么叫佛呢?佛是觉悟不着相的人。也就是认识了自己本能、本具、本来如是的知觉性的人。这个认可承当人人都具备,无缺无少、无来无去、无生无灭的平常心,也就是知觉本性,也就是人人都具有的了了常知,这个平平常常的了了常知,就名之为佛。认可承当了常知,也就是不会再着相当真,这个时时不着相的了了常知,就名之为佛,就是觉悟人生、彻底放下不执着的人。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对一切幻相一概都不执着,更不计较得失,心无挂碍,没有任何情执,更没有任何私心。这没有丝毫烦恼的清净心,又叫平等慈悲心,即名之为佛。佛即是每个人都具有圆满无缺、如如不动的空性灵知。人人都具备的这个平平常常的灵知真心,即名之为佛。

  佛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个我即是心佛众生一体不二灵知空性。空空净净的灵知,只是了了的知,没有一点分别执着,更无一点污染,也没有任何的生死烦恼,时时如如不动、空空净净,但不是断灭,而是了了常知。这了了常知就是每一个众生与十方诸佛一体不二,毫无任何差别,平等又平等的真心,又叫清净法身。因为这法身清净无一物,没有一点东西,没有任何形相,更没有任何名字。说是一物也不可以,是绝对真空无一物,但又不是断灭,而是了了的常知。虽了了常知常觉,但又不着一切幻相。这个不着相的了了常知,就是诸佛与一切众生一体不二、唯一平等的清净法身。这个灵知空性,即是佛说的真我,又叫真身,也就是真正的自己。这个独一无二的真我、真身、真正的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天上天下、虚空法界都是这一个大身大我。这个无我的真我,即是尽虚空遍法界独尊真我、真法、真道、真解脱、真佛道。这个灵知空性平等一如,不动不摇、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垢不净。谁要是能悟到不生不灭的无二之性,也就是平等性,即是开悟见性。一切众生都具备的灵知真性,平等又平等,没有丝毫的差别。时时保持平等无分别、无执着、无贪求、无爱憎、无挂碍、无烦恼的清净心,即名之为佛。

  佛又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众生与佛无二无别,只因着有妄想分别执着,把一尊天真活佛,硬要变成迷惑颠倒的众生。其实众生本来就是佛,只因众生不承认,硬着相当真,硬要自私自利,硬把一尊活佛变成众生。众生与佛就在自己的当下一念之间,着相生心、分别、执着,即是生死轮回的众生。若能当下认取本具、本有、本能的平常心,也就是空空净净没有任何烦恼,更没有任何分别执着,只是了了的常知。这个一切众生都具备的了了常知,就是如如不动,本来就是这样,本来不生、本来不灭的本来面目。不着相,当当下下即是如如不动的本性,又叫真心,又叫真我。《七佛传法偈》说得更清楚:“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执身心化不空,就有障碍,就名之为众生。放下身心、化空身心,不执着身心 而又能起妙用,这即是佛。为什么要化空身心呢?因“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明白知道自己身是水泡,自己的心念一阵风,根本就没有一点东西,唯有如如不动的灵知,才是自己的本来面目、才是真正的自己。因为灵知没有一点东西,所以叫空性。虽然真空而又能起用,能见闻觉知、能运动工作,所以叫妙有。真空妙有是不二,不二之性即是佛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仁德上人经典法语精选(二十一)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