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婚家
想象一下,
假如你75岁了,
你会做些什么?
还是遛弯喝茶打麻将?
75岁就是安详度余年。
然而,
总有一些人选择在
76岁拿起画笔,
在中国,
她60岁认字,
75岁写作,76岁出书,
80岁画画,
今年7月,
已经82岁高龄的奶奶,
又出了新书《拍手为歌》。
如今,
她一共出版了5本书。
这位传奇的奶奶叫姜淑梅,
60岁之前,
她的小目标就是“活着”,
60岁之后,
她跟辣椒似的,
老了老了就红了。
0176岁,出书
姜淑梅曾口出“狂言”:“我一年出书一本。”
她说到就做到。
自2013年第一本书《乱时候,穷时候》开始,连续3年,《苦菜花,甘蔗芽》《长脖子女人》《俺男人》以一年一本的速度,陆续面世。
她的第一本书一出版就掀起了热销狂潮,卖出了7万册,获得许多奖项。
“她的文字干净利落,不加评论,避免描述,对于往事,她有一种超脱的态度。她身上的质朴与真实,让那些故事弥足珍贵。”“姜淑梅女士作品里的事情,跟知识分子的书写是不一样的。她笔下的民间故事,有一种故事本身的力量,那种力量是你很难忘记,很难忽视的。”……
75岁时,姜淑梅和家人说要写作,除了支持她的大女儿,其他人只当她是随口说说。
二女儿嬉笑说:“写吧,东边茅楼没纸了。”
世上没有有心不能为之事,只有无心不想为之人。
从那时起,老人就像钉在了沙发上,就着空果箱和沙发垫写起来,从天明直到天黑。
有时一天写不了几个字,但她从不间断。
女儿劝她多休养几天,她坚持要写:“写东西了就不难受,闲着才难受。”
姜淑梅不仅写自己的故事,还要去打捞别人的故事。
她不光在东北搜集民间故事,每年还要回老家一趟,走街串巷,和上了年纪的人聊天“上货”。
就这样,姜淑梅硬是写出了4部作品的初稿。
作家李尚龙说,这世上没有毫无理由的横空出世,不过都是精心准备的必然结果。
0260岁,认字
很多人不知道,写出4本反响不错的作品的姜淑梅,直到60岁时,还是个文盲。
眼看着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好日子就要来了。一场车祸,打破了她美好的期盼。
1996年,姜淑梅和老伴回老家,遇到了车祸,老伴当场死亡。携手40多年的老伴没了,姜淑梅怎么都无法从悲痛中走出来。
为分散她的注意力,当作家的大女儿建议母亲学认字。姜淑梅答应了,决定要做一件事,她就一定要做好。
姜淑梅和她的女儿
戏曲字幕、广告牌、说明书,都成了她识字的教材。女儿、小孩、街上的行人,都可以做她的老师。
她还自创了一些认字的方法,如自己编快板,编歌词,叫外孙女写,自己再一个一个指着念,念完再一个一个写,一遍又一遍。
当初有三个老人跟着她一起学认字,但他们学了一阵,不是觉得太难,就是觉得年纪大不想折腾,都放弃了。
只有她,坚持了下来。
学习也不时被日常琐事打断,学得很慢,字写得也不好看,但她从没想过要放下。
没时间,就早上早起写字,做饭间隙也背几个生字,带孙子边玩边在心里默记。
总之,抓住一切能识字的碎片时间。
就这样,在别的老太太跳广场舞、唠嗑的时候,她一头扎进了认字写字的世界。
付出终会有所获。
学写字刚满两年,姜淑梅就能在女儿出版的散文集上写道:本是乌鸦娘,抱出金凤凰。根是苦菜花,发出甘蔗芽。
她从基础的图画书,到文字版的儿童读物,再到最后能看矛盾文学奖作品。
读到山东老乡莫言的作品,她兴奋地说:“这样的作品,俺也能写。”
在大女儿的鼓励下,姜淑梅开始着手,把经历的、听来的、看来的,一点点都写了出来。
人要有所执,方能有所成。有了目标,就去努力实现,有了梦想,就要去捍卫它。
03莫道桑榆晚,微霞正满天
后来,她跟着丈夫闯关东到东北安达,做了20多年家属工,生养了6个儿女。
顺着这条轨迹,她会像无数老人一样,有吃有喝,平平淡淡地度过晚年。
她自己和亲人都没有想到,人生的暮年时光,她可以活得如此风生水起。
小时候,她的乳名叫四妮,结婚后叫福春家里的,有孩子之后叫来顺她娘,当家属工时叫老张媳妇。
叔伯亲戚、左邻右舍都不知道的名字,自她第一本书面世后,频频在电视和网络上被提及。
姜淑梅,成了大家心中的传奇。
红了的姜淑梅,越来越有趣了。
给记者自我介绍时,她说:“我叫姜淑梅,今年18岁。”她对女儿开玩笑道:“你以后买衣服要考虑一下,这件衣服能不能陪我到电视台录节目。如果不能的话,你不要买了。”以前买东西要比价三家,现在,遇见喜欢的东西,她豪气地说:“这个不错,我要了。”喜欢唱歌,不知道歌词,就让女儿女婿找到,打印后带在身上,没事就拿着唱;
学弹琴,不懂简谱,她在电子琴上标出数字,再去简谱上找,慢慢也弹出了调来;
每天都要户外运动两次,做几十个仰卧起坐。
因着这个梦想,她每天都要画几幅画:“画得好,我接着画,画不好,我还接着画,一直画。”
“想做啥事,想做哪一件事,你就下定决心,就是一心一意地做去,别三心二意,它就能成了。”
当我真心追寻着我的梦想时,每一天都是缤纷的。如果我当初没有勇气去尝试看来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事,如今我还只是个牧羊人而已。不去试,找不到人生其它可能性;不行动,最终只能换来一事无成。
心中有梦,那就勇敢地出发吧。
82岁的姜奶奶都可以,你和我,又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
关于作者:婚姻与家庭杂志:中国情感帮助全媒体平台,关注女性自我成长、亲密关系维护。温暖风趣,与你聊聊爱情婚姻那些事儿;专业理性,力邀众多心理咨询师,为你解答情感困惑;线上线下,微课沙龙情感陪护。(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婚姻与家庭杂志)
小婚家还为你准备了更多好文章哦,点点看↙↙↙
02.郭碧婷向佐:婚姻要牢固,生娃不可少?
心理测试|出轨|男人说|离婚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转载及商
婚姻与家庭杂志社微信矩阵
婚姻与家庭杂志(huny)
情感生活全媒体平台,专注女性成长与婚姻幸福。
常春藤亲子营 (cctq)
欧麦妈妈 (oumaimom)
关注0-3岁宝宝,做一个更懂宝宝的好妈妈
戳一戳“在看”,和小伙伴们一起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