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的捧起美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来读,心情异样的沉重与不舍,这主要是来自大师的悲情经历。他的经历及其平凡而简单,正常的娶妻生子。但他的思想、他的唯美恰似一条默默流动的小溪,给人以溯游从之可望而不可即之感。他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他对文学的钟爱是他与生俱来的秉性,他纯粹的干净的高贵的美学理念是他天生的爱物。1927年6月的一天,这个令人心痛欲绝的日子,先生自沉颐和园昆明湖,结束了自己50岁的生命。殉清、怕死、怕穷,种种猜测犹如漫天飞瀑慑人,然而,一个学贯中西、精心学问、徜徉于纯粹美学海洋之人,怎会为这些凡尘俗世而绝命?且看先生的遗书: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敛,即行槁葬于清华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至于饿死也。
五月初二日父字
陈寅恪先生是王国维先生的好朋友,他认为王国维先生是死于自己的学术信仰。“无欲”以求“解脱”,正合于先生在《人间词话》中的“壮美”之说。这种死于“文化”一说,我心更加信之安之。“士可杀不可辱”,为自己钟爱的唯美文学而殉情,值得!
纯粹的人在这世间往往会在世俗的沼泽里,渐渐被黑色的污泥淹没,活着最终变成了在臭泥巴里慢慢腐烂。
而真正拥有了纯粹人生的人,对俗世从不低头,成就了自身作为的人,有了不凡的人生,才能在存活的岁月中有不凡的人生经验。用高贵去生活一生与用不断妥协去生活一生的人,我想这样的人生总是有区别的:一个人内心肮脏,双眼总是怀着不可告人的欲望:一个人心静而貌安,眼睛清亮,恰若一片莲花之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