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随着他们在光影摇曳的场馆里游荡,像是漫步在银河里,又像是置身于宇宙中;
《曼哈顿》这部40年前的电影,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也十分迷人。
平时偶有闲暇,我总是喜欢翻翻老电影。一部剧值不值得观看,我首先是看它的视觉美感。 不懂配色、没有美感只求“鲜艳”的剧,不免会显得俗气又廉价。有时候,仅仅是看了剧中的色调,甚至就可以判断这是不是一部烂片。“观众不好骗”的表象背后:审美是怎样提升的? 答案很简单:因为你见过美的东西多了。 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一经播出,就把故宫捧成了“网红”。 大家通过镜头中匠人的眼睛,看到了故宫的美,建立了靠谱的审美系统。知道了“砖的红、瓦的金、檐的绿”有种肃穆的美; 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永远不会过时。
你还代表着你出生的家乡、学步的土壤、成长中的见闻、吟诵的诗章、信仰的方向。
通常是拿着地图就忘了走到哪里,最后昏头转向地出来。
甚至还带我爸亲临了《甄嬛传》中甄嬛的寝宫——永寿宫。
「玩转故宫」小程序
现如今,因为科技的便利;
在小程序“数字秦陵”中,我们不用亲自走近秦陵,就能参观兵马俑;
他一直感慨,如果当时有现在的科技手段就好了,现代人真的很幸福。
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
因为没有审美的人,缺少感知力;
世界发展的再好、社会进步的再快,他都感知不到。
有些人觉得,传统文化离自己太远又难懂,并不日常。
但实际上,它已经通过科技化身成为:影视剧、文创产品、小程序等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
在由故宫监制、腾讯影业出品的《故宫如梦》还没开机,就有大批年轻人翘首以盼,希望能体验“场景沉浸”的感受,看到故宫是如何生长起来的。
兵马俑发现45周年,秦陵博物院监制、腾讯影业出品的影视剧《兵马俑传奇》,将述说45年来,兵马俑发现和保护过程中,那些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
除此之外,腾讯与博物院共同打造的NextIdea“俑无止境”文创设计大赛,为“秦文化”赋予了更年轻、更有活力的表达。
第一次看到下面这个戴墨镜、吹泡泡的“跨界版”兵马俑,我便忍俊不禁,它潮流又不失内涵的造型,绝对可以吸引大批年轻人的喜爱。
越来越多的优秀合作伙伴,都在助力传统文化的进程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9月24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建院40年大会上,秦陵博物院向腾讯授予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优秀合作伙伴”称号,宣布双方开启共建“数字秦陵”,探索新文创模式下秦陵故事的多元化表达,共同开展青年文创赛事三大合作,以上的那些,都属于合作范畴之中。
我很欣慰关于新文创的活动越来越多,这将为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提供大的视野,为历史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秦陵兵马俑、岳阳楼、故宫……都不再只是冰冷的建筑和纸上的描述;传统文化之美,是国人特有的底气;前沿科技之路,是国人传承的未来。让先人的智慧之美流传下去,我们都有这份责任。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