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和我之前文章里面所描述的,温柔地舒展生活,浸润到沸水里面的茶叶,怡人且轻松的大马士玫瑰......完全不同。
这好似一个拥有复杂环绕流水线的工厂,急促的,拥挤的,一步接一步不可停歇的。
考研备考到这个程度,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尽可能理智且中肯地用言语描述出我的感受。
先说一个很日常的事情吧。
我现在基本上每天只能在晚上见到我室友,说上一两句话,而且基本上每次她们俩回来的时候,我已经洗好澡,有时候都准备上床休息了。
当然,我起得并不晚。
昨天有点事情,我必须要早起,闹钟六点四十五,我起床的时候,室友很快穿好衣服,洗漱完毕,就背着书包出门了,这前前后后不超过十五分钟。
除了和她说了句“早安”之外,我们没有任何交流。
她的动作很迅速,我甚至有一种我再多说一句话,就会干扰她正常行程的错觉。
为了考研,我,放弃了什么?
也和上岸的朋友聊过这个话题,不过那个时候的他,已经能够对着面前的味千拉面,很云淡风轻地对我回忆那个时候的事情了。
如果你想知道,他放弃了什么?
“放弃的东西太多了啊,比如我爱的篮球,比如好好休息,比如我喜欢的火锅......”末了,他还会接一句说,“当初那些情绪崩溃的时候,现在看来,好像冲击力也没那么大了。”
普通是因为每个有过这种经历的人,在经历过后,总会长舒一口气,再来看当初困迷其中的自己,那种痛苦总会减半,更有甚至减到十分之一。
朋友昨天晚上和我聊天,就着一杯红豆奶茶,她坐在我对面,她说这段时间,她已经经历过很多次一边哭一边刷数学的时候了。
那些抱着大摞大摞书回宿舍的晚上,那些从被窝中爬起来读书的早上,那些吃饭急匆匆的中午......这些都是正在经历的,比撕裂肉体更痛苦的是,精神被一遍又一遍侵蚀。
这些我都能理解。
宿舍四个学姐分别考入了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爱丁堡大学。
能看到的惊喜终究是表面,那些闪闪发光的东西,那些带着五颜六色的缤纷,成功时候的笑容很难让人去挖掘那些过程中的血和泪。
好友说,她接触过几次考入复旦大学的那个学姐,在学院开一些无关紧要的,但每个人又必须去的大会上,学姐总是坐在后面几排边角处,拿着自己的英语书在那边背单词,偶尔和周边人交流也是“你XXX复习了几轮啦?”
后来我采访了几位“过来人”,毫无疑问每个人我都问了同样的问题:为了考研,你放弃了什么?
@大黄
南京大学2019级研究生
之前一直纠结是考研还是工作,因为我实在对读书没什么兴趣,可是后来合适的工作确实很难找,所以我就选择了考研。
我是江苏人,在我准备考研这八个半月中,我从未回过家一次,没有看过一次电影,唯一给自己放假大概就生日那天,我自己打车去海底捞吃了顿火锅吧。”
@Calvin--Lee
“我放弃了什么?
大三那年分手,我每天都去狂吃,拉朋友去喝酒烤串,真的是四五个月的时间,我长胖了三四十斤。
后来一心准备考研,也没有想一些别的,那段时间真的很忙,也有刻意想保持一下身材,吃饭掐算时间,也刻意吃一些清淡的蔬菜。
后来,我如愿考上了中国药科大学,也如愿瘦身成功。
如果你问我,我放弃了什么,诙谐一点,可能我就是放弃了自己的一身赘肉吧。”
@珊珊
北京大学2019级研究生
“嗯......我放弃了我的爱情算吗?
他希望我和他一起保研,无论对于学业还是对于爱情都要安稳一点。
无论爱情还是学业,我都打算搏一搏,我希望自己能够安心考研,希望自己能够圆梦北大,希望两个人可以经得住异地的考验。
但是,我备考那段时间很忙,他总是不能理解我,希望我陪他,希望我和他一起去旅游,但是我真的没有时间。
后来,我如愿考上北大,但是爱情却没有了......”
@皮卡皮卡
上海交通大学2018级研究生
“如果我说我用了一年老年机,你信吗?
除了和家人必要的联系,我没有过多地去有任何社交,游戏,淘宝我都戒了。
有时候忍不住想看看别人的动态,我就借室友的手机看看,发现别人的生活好不精彩。
是肯定会羡慕的,每看一次都心痒痒,自己也想去逛街,去玩,但是我会克制住自己。
后来就尽量不去看了,浓墨重彩只会让我分心,我还是独守自己的江南水墨比较好。”
......
焦躁,忧虑,自我怀疑,我相信这都是每一个考研人会经历的状态,不像高三时候老师逼迫着学习,同学目标一样,这个时候需要自己的定力,自己的信心。
这句话似乎很老套:有舍必有得。
你所经历的,正在铸就你自己。
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