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每日一读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
为每日一读加上星标,就再也不会迷路啦!
中秋节的传说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中秋。
传说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个太阳后,西王母赐给了他不老仙药,但后羿不舍得吃下,就交于嫦娥保管。
后羿门徒蓬蒙觊觎仙药,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无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药,便向天上飞去。
当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羿,嫦娥就停在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从此长居广寒宫。
后羿回家后心痛不止,于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摆下宴席对着月亮与嫦娥团聚。
传说总是很凄美,但事实上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又叫做团圆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几千年来,人们沿袭了这一传统节日,并无比希望这一天能够与家人团聚。
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想念要依靠车马来传递,一封家书带着浓浓的思念,是无比地沉重。
一封信,足以让人等得衣带渐宽,思念也在这等待的过程中,愈发地发酵、沉淀。
纸张的温度和干透的墨迹所带来的心头温热,不禁让人更加期盼真正回家的那一天。
中秋节的习俗
1、吃月饼
其实最初,月饼是用来祭供的祭品,每年中秋,人们都要用精致的糕饼来祭供月神。
祭供完毕后,全家人再将月饼分食,表示阖家团圆,到明代时,月饼成为中秋正式的应节食物。
2、赏月
中秋佳节,对花赏月,赏月也是流传下来的中秋习俗之一。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从原本严肃的祭祀活动变成了现在轻松地欢娱。
中秋赏月活动大约始于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开始盛行,许多唐朝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到宋代时形成了以赏月为中心的中秋活动,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中秋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合家团圆吃团圆饭。
又是一年中秋节,
又是一个团圆节,
身在异乡的你,
此时此刻在哪里?
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个中秋节,
是多少人期盼已久的好日子,
这一轮明月,
又传达了多少人的思念之情。
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有多忙,
中秋节,请陪在最爱的人身旁,
钱,慢慢赚,急不得,
但是陪家人的时间不能等,
所以,在这个月圆人团圆的节日里,
把工作放一放,把时间挤一挤,
和家人共度中秋,
共赏明月,共尝月饼。
中秋佳节,团圆之节,
但愿人长久,但愿早回家!
月缺终月圆,团圆是中秋。
走过很多地方,赏过很多月亮,
还是故乡的月亮最圆!
皎皎天上月,圆圆中秋节。
脉脉星河稀,款款逢佳期。
中秋快乐!
你“在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