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大学的时候,提到大学兼职的问题,助班给我们讲了三位师姐的故事。
李师姐为了赚钱,到处兼职。派传单,送外卖,很多工作都做过。一天的时间被兼职安排得满满的,月赚两千。
陈师姐读书很努力,年年拿奖学金,还是班干部、院干部,大学几乎没有时间去兼职。
范师姐既做兼职,又做班干部,范师姐成绩还很好,证书一张张地往抽屉里塞,课余还自学了尤克里里、舞蹈、礼仪等并考了证……
助班说起范师姐的时候,一脸佩服和感慨。
她问,“范师姐家里其实并不富有,可她报了不下八个补习班。你们猜这钱是哪来的?”
我们猜不着。
助班说,“范师姐把大学兼职中赚到的每一分钱都用来投资自己。补习班的钱,其实是她兼职得来的钱。四年大学下来,她没有攒下一分钱。”
当时真的很震惊,有人能做到这种地步,不仅兼顾了学习和兼职,并用兼职得来的钱,来为自己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
陈师姐虽然开始也为找工作着急,但最后还是找到了一个贴合专业的很好的工作。
而助班大为赞叹的范师姐,还未毕业,就被各大公司抢着要录取,公司方面还主动提高工资待遇。
助班最后语重心长地和我们说,“不要让那些毫无意义的兼职,耽误你投资自己的时间。”
入了大学,我们都渴望能够独立,能够通过兼职赚一些生活费,减轻家里的负担,也希望能早点接触社会,提高经验。
但其实,很多兼职是没有意义的兼职。
那是一位大三读广播学专业的女学生,为了赚钱,她到处兼职,甚至忙到没有空理会自己的男朋友。
涂磊批评她连专业都没有学好,在外面做那么多兼职有什么用。
能提高自己做主持人的能力吗?还是以为能遇到很多资源、名人?还是以后打算靠兼职过一辈子?
女学生沉默着没有再开口说话。
初接触社会的我们常常本末倒置,把大学兼职看得过于重要而忽视了根本。忘记了我们依旧是学生,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学习,还是“输入”,而非“输出”。
所有的学校都喜欢那些能力高的,文章写得好的。因为作文写得好的老师,他教哪一个年级都可以。
现实的确是这样,我们就像河里的一条鱼,学到的一点东西或许可以让现在的我们如鱼得水,但不保持知识的输入,就只能原地踏步。待到河水干涸,我们的处境将会非常严峻。
坚持学习,不过是为了前方不至于是死路,不至于到最后无路可走。
她大学的时候遇到一个舍友,大一开始舍友就经常外出,甚至在考试机动周也很难见到她,一问,原来是在外面一间教育兼职机构做兼职。
到了期末考试,舍友连挂三科。
不上大学,她就不用挂科,就能整天兼职,就能赚更多的钱……
可是那舍友没想过,她的住宿条件是由学校提供的,饭堂的食品价格也很实惠,甚至连她兼职的工作,在说明自己是大学生后才被录取胜任……
我问编辑姐姐后来那舍友怎么样了。
编辑姐姐说道:
“能怎么样?第二年接着挂科,后来差点不能毕业。毕业后,她还想在那兼职机构继续工作。兼职机构倒是收下她了,不过看她的工资,和她大学兼职时的差不多。”
编辑姐姐说到最后,叹了一声,她说,她的大学还算有名的,其他两位舍友,毕业后顺利进了国家机构,端着国家碗,吃着国家饭,工资喜人可观。
如果那个舍友一开始就不沉迷在那份兼职,会不会不一样?
我说不清。
我想大概是不一样的,因为那个舍友会有更多的路能选择。
可这些路,一开始看着平坦,走到后来会越变越陡;有些路看着难走,甚至布满大雾看不清方向,可走着走着可能越来越畅。
其实两条路都看不清未来,唯一能做的便是不能放任现在。
保证学习,保证前进,哪怕看不清未来,也有能力走得下去。
教现代汉语的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他的故事。
一个和他同时被那所民办学校录取的朋友,劝他说不要读研了,那个民办学校待遇好。找一份工作不容易。
但老师还是选择去读研。
回来后成了大学老师。
那个朋友压力可大了。
老师笑得很得意。
成功的人,不过是比我们多了些勇气,他们不屈服现状,勇敢去拼,所以迈出了一步,有了属于自己的成就。
为什么要因为害怕学习暂时得不到想要的效果而停止学习呢?
的确,它从不是立竿见影的那种,让你明早起床高楼大厦突然平地起一样成为百万富翁。
但学习,也从没有亏本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