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娜无疑是一名“空降兵”。没有任何征兆,突然接到了“外教要来听我们的英语课”的通知,我和洁着实吓得不轻。我俩忐忑不安地面面相觑:什么情况?为什么会来我们这所乡村学校听课?这名外教到底什么来头?
第二天,她在教师发展中心谢老师的陪同下,出现在走廊。“是个年轻漂亮、笑容亲切的姑娘!”看到罗娜脸上绽放的笑容,我悬着的一颗心就放下了。对她第一印象极好,爱笑,有礼貌,举止得体。重要的是,她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这下放心了,至少沟通不成问题。自从当久了小学英语老师,英语水平不升反降,曾经背过的海量单词竟然都石沉大海——可怕的遗忘!
罗娜原本打算听两节课,但由于她来晚了,错过了第一节洁的课堂,只能安排她听我的课了。我说明缘由,她善解人意地微笑,表示不care.
领她来我的办公室,介绍同事给她认识,她非常乐意地和大家攀谈起来,中英文随时切换,两套语言体系她都能运用自如。通过进一步的交谈了解到,她来自匈牙利,英语是她的第二外语,母语是匈牙利语。毕业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语言学硕士。此番来桐小的目的,是为了调查研究中国的孩子如何在课堂上学习英语。我猜,这应该是她的一项课题,据说她还是“跨视界少年课程”的负责人。懂了,她是来学习的。“真是一个虚心好学的世界好青年!”我在心里再次给她加分。
铃声响,孩子们见我带了一位外国老师走进教室,都不觉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我请罗娜坐在教室后面的椅子上,不少孩子好奇地转过头去看。我如平常一样展开教学,只是多了一个欢迎仪式。向来活泼爱闹的学生,今天却一反往常地安静和羞涩,他们甚至不敢跟她say hello,只是坐得笔直,怔怔地望着她。或许,还没从惊讶中缓过神来吧。 上课前我跟罗娜就商量好,要留几分钟的时间让她跟孩子们互动,聊聊日常。罗娜非常配合,往讲台前一站,优雅如一枝兰花,美丽如一幅油画。我也不觉看呆了,良好的仪态似乎是西方国家女孩的必修课。当她开口说话,天然自带的风趣立马吸引了孩子们。她时而扬起眉毛,时而耸耸肩膀,时而开怀大笑,生动自然。她用击掌的方式鼓励回答问题的孩子,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启发孩子理解。有的孩子不敢举手,眼巴巴地看着同桌跟外教互动,眼睛里是掩饰不住的羡慕。也有的孩子胆子大,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的蓝色眼睛看。罗娜对孩子们非常宽容,她很理解孩子的好奇心,所以全程挂着笑容。
孩子们写课堂作业本,她会很认真地巡视,并且一个个地指导。看到她耐心地辅导叶子,我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机记录这动人的一刻。叶子一惊,呼啦一声钻到了课桌下面,惹得全班孩子哈哈大笑。
那一天,罗娜收获了一大堆的迷弟迷妹。她走到哪儿,孩子们跟到哪儿,真粉丝啊!赶也赶不走。
无疑,罗娜并不是只靠一张欧洲脸来吸“粉”,而是她发自内心地热爱儿童、热爱课堂、热爱教学的真性情,使她成为那一天我们学校的超级“大V"!具备这些因素,教学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讲真,我打心底喜爱这样的外国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