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特别流行的少儿运动就是滑滑板,看孩子们身轻如燕,轻盈欲飞地滑行,不禁眼热,给女儿买了一个滑板车。紧接着麻烦来了,女儿不会,而且很胆小,我必须两手紧紧地抓住她的手,她才敢走动。我扶她小心翼翼地“走”,几圈下来,她没怎么样,我却气喘吁吁,腰酸背痛。
这样几天下来,女儿的“滑”技丝毫不见长进。周围有很多在滑行的小朋友,我指着那些孩子们,让女儿看看他们的动作然后再模仿着学习,我用“眼观”的方法又总结出规律:眼看前面,前脚掌握方向,后脚用力摇动,给它加油(据后来考证,我“眼观”的方法是不正确的)。可是磨破嘴皮,女儿还是掌握不了要领。又过了几天,稍见长进,我用一只手抓住她的一只手可以滑动了,这样我每天招着她滑动略微轻松一些。
问问周围的小朋友,有的说一个小时就学会了,有的说一上午就学会了,可女儿学了十来天了还是不行,心中不免着急。有时我看她不注意悄悄放手,女儿惊觉,吓得大呼大叫,急忙抓住我的衣服。有一次没抓好,她一下失去了平衡,摔倒在地,膝盖磕破了,她大哭起来。从那以后,我丝毫不敢松手,看到那些孩子们如威尼斯小艇的船夫那样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地穿行,我对孩子不再抱有妄想。无所谓,孩子学不会,就让我永远招着她玩好了,也许她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只要她喜欢,我就永远招着她。这样想开了,心里自然就平实多了,不再分心,一心一意招好女儿。每天只要有空,我都会招着她玩几圈。一天下午,她和爸爸在外面滑了一会儿,回来兴奋地对我说:“妈妈,我学会了!”当时我并没有把她的话放在心上,因为她心目中的那个“会”是什么,我不敢说。
吃过晚饭,我领她来到广场,扶她上滑板,她说:“妈妈,你撒手呀。”我不太敢,迟疑着,只见她两只胳膊用力摇摆,就滑了出去,像一只轻盈的小燕子,又像一只翩然起舞的蝴蝶就这样起飞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小丫头,上午还要妈妈招着,怎么晚上就自己行了?她没有按我说的那样只是用脚来加油,而是两只胳膊前后摆动,双脚略微用力——自己的方式来滑行。
我突然明白了,我的女儿并不是没有这方面的天分,而是她要比别的孩子接受的时间长一些,领悟的慢一些,到一定的时候,她自然就会了。就像学生的学习,有的学生领悟的慢一些,我们当时很着急,给他们加作业,给他们补课,可他们还是不会,我们就会失望。可是有一天,他们突然领悟过来,豁然开朗,让老师摸不着头脑。花开有期,我们要学会期待,学会慢慢等待……
在广场上,许多孩子玩滑板,也有一些孩子在学滑板,听到一位母亲在呵斥孩子:“怎么这么笨,告诉你这样,你偏不……”我走过去,送给她一个微笑,对她说:“别着急,慢慢来!总有一天,孩子会学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