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或许不真实
作为年青人,可能潜藏在心底都有飙车的冲动和情愫。我在开车的时候,经常会忘乎所以。自己的右脚踏油门时,总有自觉或是不自觉超速、超越前言车辆的冲动,直到导航提醒前方有限速拍照时,才赶紧刹车躲过电子监控。
这样的次数多了,有一种心安理得的情怀油然而生,这好像与懂不懂得交通规则,遵不遵守交通规则没有多大关系。有一天我就在想,相比那些被抓拍到的不幸儿,不能说我比他们更加遵守交通规则,而我只是更加熟悉这条道路,熟悉这条路上每个监控的具体位置,熟悉限速的标志在什么地方,而在那一刻抓拍时我很识趣的避开了而已。
违章记录并不能完全作为评判遵守交通规则的依据。换言之,没有违章记录并不意味着我没有过违章,我只是没有被拍到罢了。
我忽然想到一个结论:你可能永远无法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一个人,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两个自我存在,一个是善良,一个是魔鬼。每个人的心态都会随环境、时间和个人的成长经历的改变而改变,每个人都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
真实的他(她)或许一直存在于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就像我会因为监控而刻意减速,外在的表向只是透露出那个时间段个人的表现而已,他也会因为旁人和环境的不同而自我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