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鹅》这篇课文中,丰子恺重点表现的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从作者刚把鹅抱回家,白鹅那左顾右盼的姿态中,作者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相处的时间一久,感慨道:“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作家用明贬实褒的写法表现了它对白鹅的喜爱,文章细细读来不禁觉得有趣极了。
这篇文章四字词语很多,对于本年级两个班学生来说,怕是有点难读懂。于是我尽量做到生动地给学生们范读此文,然后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意思。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文中优美词句的意思,更准确地感受白鹅的性格特点,我要求学生在体会语句时,边读边表演。我希望以表演读的方式能使个别上课不太专心的孩子也能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来,同时也使原本稍显沉寂的课堂气氛能出现生机。在理解“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与“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时,我邀请了两个成绩靠后的学生,一人扮演鸭,一人扮演鹅,两个孩子都能认真地表演,模仿得还真不错。最有趣的情景模拟大概是学生表演鹅吃饭的情节了。好多学生都想上台表演,我随意选了两个学生,他们把鹅吃饭“架子十足”、“从容不迫”等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高傲的“鹅老爷”形象立体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学生们被眼前的白鹅们逗得笑出声来。
我认为学生在理解语句时,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去表现,这能很好地利用学生好动的、表演欲强的性格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课堂是活起来了,但这还远远不够,在教学中我也考虑到如何训练学生的语言、培养想象力、内化语文素养。为了感悟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我抓住“雪白的大鸟”,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再引读:孩子们,假如你就是丰子恺爷爷,从好友手中抱过这“雪白的大鸟”,一路抱着回家,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在脑中边想象画面边读读这一段。在教学本文时,我设计了多处让学生积极想象的环节,比如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让学生选择一个表现白鹅叫声的词语,抓住这个词,去想象白鹅在干什么,好像在说什么?我引导学生在书上做好批注,圈划词语,写出自己的想象。这些环节的设计,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还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