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3日,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暑期实践小分队前往江苏宜兴丁蜀镇西望村,意在采访调研村内制窑文化与工艺,在村内流连,小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当地制砂制陶行业的兴盛,明白到这是一个庞大的生产链。这里有制陶世家,有独立经营户,有百姓窑,在与热心村民的交流过程中,小队成员了解到,一般村民们制好器型后,将之送至当地百姓窑烧制,于是小队前往百姓窑参观,参观过程中,小队成员感受到窑内温度较高,工作环境十分辛苦,可知一把壶的形成凝结了不少人的心血与汗水。
宜兴紫砂发展到今天,贴近生活是它长盛不衰的基础。紫砂壶的出现是顺应了茶道的演变趋势。单一的使用或许充其量是草堂之物,由于文人的积极参与,才有部分进入了殿堂,如果把它比拟塔尖,那么适应大众的实用器,同时大量并存,这就是塔基。雅俗共赏各取所需是宜兴紫砂的特点,它的生命在于有传统文化的土壤和我们生活长期厮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