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下,下午2点我们在谢鸡中学门口集合,在谢鸡中学的老师开车带路下,我们到达里出发地20公里的荔枝乡--根子镇。
第一站、根子镇镇政府。我们今次出行一共13人,2个开车带路老师,9名调研组成员和队长。首先到达根子镇镇政府,我们队伍在路上和市政府里因调研题目准备不足和行程没有安排好问题发生了小矛盾,多耽误了大半个小时。在组长们的协调与组员的配合下,矛盾解除,行程继续。为节省时间我们分开两小组进行不同地调研。一半留在镇府采访相关领导,当地工作人员在百忙当中抽空热情地接待我们的访问,我们不仅收获调研资料而且受到鼓励而充满动力。
调研目的:对高州荔枝种植历史以及高州市区历年荔枝价格进行调查
组员们8点30分出发来到公交站乘坐了前往高州市政府的公交车。
第一站,我们去到了今年荔枝文化节的开展地点,深刻的感受到了文化节的隆重,宣传力度之大,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荔枝文化。
第二站,来到了高州农业管理局,进入农业种植管理股部门进行采访工作人员,潘工作人员非常详细地介绍了两千多年来关于整个高州市特色产业荔枝的种植历史,并列举了一些相关的数据,2018年种植面积55万八千亩(全高州),.水果总产值80.7亿元,荔枝占16%,详细的数据为调研提供了一个准确的信息和依据。
第三站,打卡潘州公园,我们的主要调研对象是中老年人,对高州荔枝种植历史以及高州市区历年荔枝价格进行调查。时间过得很快,在和老奶奶和老爷爷的畅谈中,我们了解到了今年荔枝产量大减和高州市将以三年的时间在荷塘设立贫困点并实行一条龙服务,从而拉动贫困点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脱贫目标!
第二小组:我们邀请到谢鸡镇当地荔枝种植户张老农,询问一系列关于荔枝种植的实际情况。张农户详细具体地解答了从荔枝的生产方面、销售方面、问题解决和发展前景等问题。张老农很乐意也很详细地为我们解疑,这是一次很轻松愉快的访问。
张农户介绍说,他是从1997年的时候开始种植荔枝,那个时候他还很年轻,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小规模的种植,包了30亩地种了了大约800棵荔枝,请了一对从四川来的夫妇帮忙打理,而且到现在已经有20年了,各自已经形成很好的默契。在这么多年的荔枝园管理中,张农户都是亲力亲为,不管天气多炎热都会自己上山剪枝、施肥、打药。
张老农说,荔枝种植对温度的要求很高,需要很细心的打理,而且付出和收获不成比例、风险大,因此出现近几年的荔枝农户减少,很多山头都被抛荒,无人管理的问题。
另外张老农也向我们说到,荔枝种植是非常辛苦的,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毅力。张老农从小在山里生活,凭借着自己对大山的特殊感情,精心的经营着自己的荔枝园,每一棵树都像是自己的孩子,这也是张老农面对这么多年的‘风云变幻’依然坚持种植荔枝的重要原因。
通过对张老农的采访,我们收获颇大,并对调研工作具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