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是一个很时髦的词,意思是说孩子需要老人来养。我分析了一下,有三种情况:一是孩子没有工作,没有经济来源。二是孩子有工作,收入很少。三是孩子不愿意工作,沉迷于游戏等不务正业。
我国的社会制度变革发展很快,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上学就分配工作,到不分配工作。现在,就业制度有三条路子:财政发工资的逢进必考;企业自主招聘;自谋职业。大学教育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来是天之骄子,到现在的“白菜价”。学历教育,仅仅是一种经历,决定其命运的是学力,代表学历的证书大大贬值,而代表学习能力的学力全面升值。
这些现象,引发一个思考:学习是为了考试吗?显然不是。考试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一个手段,但考试成绩无法代表其学习能力。从幼儿园小学化,到小学高中化,学生上学就是为了考试,考出高分数,这种思想仍然有很大市场,惯性思维让学生的学习严重异化。学生质问老师:“不考的你为什么要教?”
林则徐有句名言:“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财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对于我们矫正教育观念有很大帮助。我们能够给孩子留下的财富,未必是家产和金钱,应该是善良、习惯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