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大......
11
2019.7
y: 马小聪
文/马小聪
01
小刘发到同学群里一张照片,上面有五个人,是我当年玩的最要好的几个。
毕业一年,照片上的几个人不再是当年风度翩翩的少年,身材容貌走样,身体看着也没之前精神了,明显多了几许沧桑和憔悴。
一位同学在群里调皮的说道:“那谁谁,你的头发都去哪了,你这副模样可以去演宫廷剧里的阿哥了。”
毕业后我们很少联系,对彼此的了解也只浮于表层,知道他们从事什么行业,却不知每天都在做着什么、经历着什么。
每个人都很忙碌,忙碌到关闭了自己的朋友圈。那个原来一天发四五条朋友圈的姑娘,不再大肆炫耀自己的精致,不再四处旅游,遍地觅食,渐渐地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变得沉默,不怎么喜欢表达了。
我这五个同学里,有一个居然胖了30斤,上班喝茶看报下班回家躺床上刷手机,生活安逸,没人约束,体重肆意滋长;
还有一个同学,由于长期熬夜工作,一天18个小时对着电脑码字,她说自己的肩膀越来越疼,去医院后,医生建议她减少忙碌,多出去走走。
我问他们:为何不在空余时间去外面跑跑步呢?
他们异口同声:没时间,生活已经很难了,自己还是对自己好点吧,随心所欲的去生活。
嗯,每一份自由的背后,都早已标好了价码。你以为的舒适和喜欢的方式,其实正慢慢吞噬着你的人生。
02
我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时常以一个卑微的身份去聆听和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
一个月前参加活动认识了王姐,她比我大10岁,看起来却像是同龄人,无论说话,还是整体气质上,给人的感觉特别有活力,她身上与生俱来着一种力量,吸引着路人,向她靠近。
王姐之前在一家不知名的杂志社当编辑,有段时间,连续一个月写稿和策划让她几乎抑郁,心情低沉,而且看谁都不顺眼,后来去看了心理医生,坚持早上跑步3000米,不到三个礼拜,她由内而外,充满着力量。
王姐说,这个快节奏时代下的年轻人更应该多加运动,跑步可以给大脑带来更多的氧气,使工作的每一天都充满激情,而且,运动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的情绪,改善抑郁,舒缓压力。
当然,最重要的是,现如今人人都在拿命赚钱,运动,是我们都必须要打的“疫苗针”。
10年过去了,王姐依旧保持当年的容颜和身材,这些年里,她兢兢业业,对待任何事情勤奋踏实,如今从当时的打工者混到了现在的总编,她很感谢运动,正因为每天的坚持,让她拥有了一个自律的人生。
这样的人生,虽经历了太多痛苦和泪水,可收获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下面近万条评论,给我感触最大的一句话是:运动,给了我重生的机会。
是啊,坚持运动,是我们最好的生活状态。
03
我妈从小在我耳边唠叨:“平时要注意身体,多一些运动,别像隔壁家的孩子,三天两头感冒生病。
那时候我不太理解,大冬天她为什么一定要让我走着回家,长大后我愈发明白,生为子女,茁壮成长,拥有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最大的底牌。
13岁的时候,我喜欢上了跑步。那时候身边同学追着言情小说,满教室传着《爱格》等杂志,而我却对村上春树情有独钟。
当时我很难想象跑步带给这个作家怎样的力量,看着看着,他在书中给出了答案:“我写小说的许多方法,是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学到的”。
近十年来,我一直都在模仿村上春树的生活方式:热爱运动,坚持写作。
每次早起时,总想下意识让自己再多睡会;跑步时,内心总有一个小人在说:你跑不动了,停下来吧;包括跳舞和瑜伽,脑海时常会跳出一股负能量:太受罪了,咱们放弃吧。
我很庆幸的是,挣扎了好些天,正面角色战胜了所有的负面情绪。每天坚持着运动,不仅改变了体质,而且对我整个人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运动,让我学会了坚持,懂得吃苦,不轻言放弃;它赐予我正确的三观,让我明白世间任何事物都不会不劳而获,同时也告诉我,苦尽甘来的真正含义。
04
有一些朋友,没什么目标,没什么打算,就好比她看你跑步,总会在背后嘲笑着说:“每天运动有啥用,还不是那么胖?这样的人,大多活得无趣,生活没有色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也有一些人,对生活的态度热情,有自己的追求,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一直在为目标而奋斗,她们不停止步伐,身体和灵魂一直走在路上。
这些人朝气蓬勃,勤奋上进,一个各方面都渴望变好的人,最终她们所拥有的生活都不会很差。
同样都是三十多岁,一个活成了妇女,一个却依旧少女,运动和不运动,从气质和精神面貌就可以看出两种不一样的生活状态。
我经常会想十年后、二十年后、甚至四十年后的我是什么样子?
那时候的我,走过很多路,看过很多人,读过很多书,还保持着运动和写作,不再去写别人,而开始讲述自己......
我不想再优秀下去了!
有一种熬夜,叫生活所迫
马小聪,心理咨询师,爱摄影爱写作,一位用三个月减重30斤的姑娘,新书正在筹备中,个人
读书 | 行动 | 成长
喜欢的话,记得帮我们点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