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悠然
一家三口,丈夫、妻子,还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儿子。夫妻俩郎才女貌,孩子又天真可爱,三个人光是站在那里,就叫人觉得赏心悦目。
堂妹落座之后,便开始说说笑笑,一会儿指使丈夫给她剥个橙子,一会儿让她儿子给大家表演钢琴。
堂妹立马抬起头,洋洋得意,仿佛她的丈夫一直这样听话,她的儿子一直这么懂事。
我看着,却只觉得心疼。
倘若不知道这对夫妻俩前段时间还闹了一次离婚,只怕我真会觉得这是个和谐美满的一家三口。
堂妹从前也是个直爽的性子,想到什么说什么,心气儿比天还高,从来不屑于伪装。
或许她们曾经潇洒自在,或许她们曾经满身骄傲,但生活中的琐碎与磨难,让她们最终都磨灭了真性情,也活成了戏精。
我的一个同事就是其中一位。
打开她们的朋友圈你会发现,她的每一天似乎都是幸福美满的。发朋友圈早已经成了她的日常,儿子获得了老师的鼓励要发一下,丈夫得了领导的夸奖要发一下,每天晚上做的那一桌子菜也要发一下,出门探个亲友也要发一下……
出于礼貌,大家都会赞一下。
“哎呀,你们也觉得这张图拍得特别好是不是?”
“我告你们啊,这是我老公拍的。”
“上面那张奖状看到了没,那是我儿子的!”
……
其实,整个单位都知道,她儿子的成绩并不是好。夫妻俩为了儿子的成绩,不知道闹过多少矛盾,丈夫埋怨妻子不会教,妻子抱怨丈夫也不管。吵来吵去,孩子的成绩依旧毫无起色。
无论现实如何,她们的朋友圈总是幸福又美满,仿佛只要这样,便能磨灭一切的困恼。
纵然已经离了婚,吴惠芬也依旧扯着婚姻的遮羞布,死死地扮演着一位家庭美满的大学教授。
然而,他只看到吴惠芬的伪装之下的利益追求,却从未理解过她强撑着的忍让、苦苦追求的尊严。
对于吴惠芬来说,扮演恩爱夫妻是她的遮羞布,对于中年女人来说,一个完美的朋友圈,亦是她们的遮羞布。
你以为她们是经历太多,早已经身经百战,实则,她们也是生活所迫,不得不笑脸迎人。
我们总在强调这个社会上中的男性承担了太多的压力,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他们努力工作,他们勤勤恳恳,默默承受着家庭的重担。
然而,女人的重担并不比男性少。尤其是,中年女人比中年男人,要更敏感。
正因如此,才造就了她们的表里不一。
面对领导,面对同事,面对老师,面对家人,她们调换着角色,无缝对接,隐忍与伪装,对她们来说太过稀松平常。
电影《婚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母亲有多伟大,也看出了一个中年女人有多能忍耐。
单身妈妈高云是一位婚纱设计师,工作繁忙的她,疏于对女儿少拉的照顾,让母女两人的关系一度十分僵硬。
转变的开始,是高云得知自己患了绝症,不久于人世。为了多一点时间陪伴女儿,她不住院,只吃药。
她可以若无其事地欺骗老师说自己母亲过寿,借以将女儿带去海边游玩;
她可以云淡风轻地说自己是因为吃多了呕吐,就为了不让女儿太过担心。
她竭尽全力扮演者一个健康的母亲,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教女儿做紫菜包饭,教女儿骑自行车,帮助女儿跟同学缓解关系,让女儿能尽快独立。
而她,则默默地承受着痛苦。
每一个中年女人,都是一位优秀的演员。她们有两副面孔,将洒脱的、若无其事的一面留给亲人和好友,将苦涩的、不堪重负的一面交给自己。
她们从容不迫,是因为知道工作不会因为她们的不顺心而减少;她们面带微笑,是因为知道不能将这些负面情绪带给她们家人。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最先放弃婚姻的,是陈俊生而非罗子君。
其实,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男人可以抽身得干净利落,女人却在死命扛着。社会的舆论、家庭的压力,让她们不得不撑着、熬着,演着,她们觉得,自己输不起。
长久的忍耐与坚持,终于让她们练就成了一身戏精的本事。毕竟,生活还要继续,家庭还要继续,婚姻还要保留。
她们不得不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努力扮演者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女儿。
哪怕知道那是假的,哪怕自己没有那么坚强,但是演得多了,说不定也能自己骗过自己。
好比徐志摩所说:“由于我们过于习惯在别人面前戴面具,因此最后导致在自己面前伪装自己。”
中年女人伪装自己,活成一名“戏精”,是因为她们始终对生活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