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们以后不会再发“鸡汤文”了》
这半年时间我们没有停下,不断地去看同行业里做得比较好的内容,不停尝试新内容,结果有好有坏。
早期创立「人生研究所」这个账号时,是希望大家可以和我们玩起来,给我们提供你们的故事,你可能不擅长用文字表达,那交给我。
遗憾的是,这件事我们也没做到。
我们几个作者,常常会在会议室里发呆,去思考到底读者喜欢什么样的内容。
在阅读数和自己真正想写的内容之间权衡之中慢慢明白,阅读数不该成为阻挡我们写作的动力。
我们每天开会的会议室
01
我们不希望用单薄的鸡汤语录麻醉你,我们希望你能从别人的故事里,从你自己的故事里,找到支撑自己前行的动力。
如果你有需要,每天后台回复数字:2,都可以获得最新的能量卡,我们不再公开发布。
每段情绪我们都必须正视它,勇敢的面对它,和它和解。
02
新媒体业界有一句俗语,说:如果一个新媒体人没有在厕所、KTV、机场、动车上写过文章,那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新媒体人。
我在十字路口写过文章。
晚上九点我刚下班,「客户爸爸」突然发来一个部分需要改动。我坐在人来人往的十字路口,用五分钟改完了一版稿子。
年初的时候我做了一个鼻中隔小手术,为了解决我从小到大无法正常呼吸的问题。
做手术前,输液准备
我不敢请假,恢复意识之后,我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看看发生了什么新闻,我今天可以写什么新闻。
住院的三天,我写了 3 篇文章。
努力逼着自己写作是好事,但蹭热点不是研究「人生问题」该有的路径。
我不希望你是为了看新闻来看「人生研究所」,
我希望你真正喜欢的,是研究所的文章。
03
我们的团队人不多,都是 90 后,最小的今年才刚刚大学毕业。大家的薪水来源很简单,就是靠广告收入。
刚初入社会的年轻人,需要一份稳定的薪水来平衡自己颠簸的人生。
所以,如果可以,希望你能理解我们的商业行为。
我们会争取把每篇广告写好,当然,我们也会更认真地写好每一篇文章。
人生研究所这个团队,每个人都希望能靠自己的阅历和他人的故事,给你的人生问题,一个新的思路。
所以,希望你们能接受我们的改变。
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议,有什么想对我们说的,
欢迎留言。
如果你有人生问题,欢迎后台回复数字:3,向我提问。
谢谢你看到这里,我们一起变得更好。
扫码关注,
我们一起探寻人生的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