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文化苦旅
日期:2016-08-25 作者:刘天成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 阅读:

文化苦旅

  读余秋雨的散文,领略到大家风范。

  它摒弃了一般散文中的精巧别致,转为一种记叙、游记性的文章,不免有糙砺之感,其中的道理却别有一番历史沧桑感的味道。这话一点不错,它像一个兼历史文化考察的工作文人,他的每一次出行都带有沉重的使命。游览、考察众多不凡的地理境遇的文人很多,惟他,感受到如此多的忧患,悲哀

  《文化苦旅》写国内的文章,共37篇,《阳关雪》中写到唐人风范,欣赏古今不同,今日的别离总让人们泪沾衣襟,也许因为谋面、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古时士人的别离悲伤又何亚于此?老年之际被贬到遥远的蛮荒之地,也许此生也无缘再见,但男儿有志,何必哭哭啼啼的作儿女态?

  “柳侯祠”的主人柳宗元不知因何事与大唐文明产生颇多抵牾,被御手一指,贬向尚未开化的蛮荒之地,还未带建立独立的人格,他又被急急地召回,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文人,他是不堪寂寞,不甘平庸的,渡过汨罗江,他长舒一口气,庆幸命运并不像楚臣那样悲惨,然而事与愿违,他被另行发配,最终悲惨地客死他乡。然而他在异乡依旧有所作为,脆薄的纸词,苍劲的碑文,把他的思想人格传承百年。这便是唐人的风范,唐人的豁达,绝不洒泪悲叹执着,绝不绝望地颓废,堕落。而《道士塔》中所述的愚昧道士,莫高窟的唯一守护者,竟在这蛮荒之地一错再错,断送了黄河流域悉心保存的鼎盛佳作。余秋雨同样也借此无情的批判了封建王朝对文化的挖苦与戏弄。在他们眼中,文化是多么的一钱不值,仅供他们茶余饭后消遣娱乐罢了。中国文人并非都孤傲清高,实在是少有令帝王欣赏景仰的,却又不在一世,不谋一职,而仕途不顺之人,只能任大雪纷飞,万物飘零,他们所追求的,与实际荣华富贵的物质生活,全然相悖,那攀附权贵之世风更是万万不入他眼。 (哲理故事 www.wenzhangba.com)

  这不禁令人担忧独断统治下中华文明的命运,苏东坡,一代文人雅士,人们并没有保护他,赞扬他,反而诋毁他,糟蹋他,当他被贬之后,竟没有人愿意替他辩白,甚至陷害他的,正是他亲密的朋友,真是令人惋惜。在《借我一生》中,余秋雨详尽描述了自己成长轶事以及对事态,权势,名声,友情的看法,他认为权势之于友情,平时对你最好的人如今也正翻脸最快,当你了解这一事实时,应尽快离开,这样做才是最明智的选择。这并非决绝,而是生活赋予的经验。

  余秋雨的散文并不清新隽永,却思想深厚,忧患的神情令人回味无穷。灵韵自在心中浑然天成,它引发人们深深的思索,让人为文化的覆灭、断送而悲伤,为重生、绵延而欣喜、骄傲。

  他的散文,随时可阅,即时可赏,文中不乏细致描写,细腻中透着伟岸,可把它当作一本清闲的小书放在床头,昏昏欲睡之时随手翻阅,亦可把它当作一本蕴含思想的好书珍藏,随时回味。

  就像一盅美酒,读来满口生香,唇齿间回味无穷。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文化苦旅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