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后悔干的蠢事
18岁上大一那年,我看了《硅谷之火》这本书后,激动不已。我就想,我可以做点什么?就这样,18岁那年,我有了坚持至今的梦想。
1991年,我去了金山,那时候WPS刚起步。1996年时,我们进入困境,拳头产品WPS遭受到微软极其惨烈的竞争。那时第一波的民族软件公司基本都死了。我们也快要关门了,收入几乎跌到了没有,很多人离开。
后来我们想清楚了怎么生存,方法就是游击战,什么微软不做,我们就做什么。我们做了金山词霸、金山毒霸等。其实这些选择很容易;真正难的是,十来个人、七八条枪,能跟跨国公司竞争吗?我们还要做WPS吗?
在只有十几个人的时候,我们居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把WPS进行到底,把办公软件做到底。这是个极为艰难的决定,做了这个决定后,就是长达十多年“暗无天日”的金山创业史。
在20世纪90年代,金山比现在这些IT公司大很多,但我们错过了整个互联网。我们把最优秀的人大部分派往WPS,做的所有产品都是为了养WPS。我们背着一个巨大的包袱在长征。在这十几年里,金山不是一个很成功的公司。(感人亲情日志 www.wenzhangba.com)
40岁时,我创办了“小米科技”。可能很多人认为40岁已经很老了;但我不这样看,因为我觉得人生目标还没有实现, 愿意再去试一把。
支撑我一直走下去的还是18岁那年,我曾经有过梦想。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我可以很骄傲地对自己说:我此生无憾。
现在看来,15年的坚守,WPS又获得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我也一直在想,如果历史重新回到1996年,我还会不会坚持做WPS?现在我想出了答案:假如生命能再来一回,我还是会选择坚持做WPS。这就是人的宿命。因为在我的骨子里,在18岁那年,我选择了做一个不平凡的人,太平凡的事对我没有吸引力。所以,我才会选择,十来人的小公司去做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这个决定,不是今天40来岁的我能做的。
20来岁的雷军,干了一件什么“蠢事”呢?叫逆天而为。顺势就该转向互联网,可是当时我不服气,要扳回来。
志存高远与顺势而为冲突时,我们选择了前者。不是傻,不是看不到,是年轻人一腔热血,就是想干一番伟大的事情。所以,我们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