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生老病死是每个人一生都要经历的,有的人一辈子,也没有真正的了解死亡!

我的太婆、太公、祖母,都是老到一定年龄之后,在躺下或做某件家务事时,突然
离开人世的。平静而无
痛苦,是一种善始善终。而祖父、
父亲、叔叔,在死去之前都
曾经受医疗手段对肉身的侵入,只是被侵入的
时间或短或长。这种痛苦和煎熬对身边的
亲人来说,也是折磨。这些目睹死亡的经历,使我一直有一种想法:人应始终保持强烈而及时的
生活。
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离开这个世间。
生命过程可以坎坷而用力,死亡则应平顺而
安稳。生是为死亡而做的准备。
一个印第安巫师说,如果让儿童目睹一次葬礼,抚摸一次死人的
身体,会驯服
孩子内心的浅薄与顽劣不羁。他获得了真正的
灵魂的
成长。死亡是最需要被学习和认识的内容。(
经典爱情语录大全 www.wenzhangba.com)
二三十岁,人为
爱情、为工作、为自身在这个世间的作为和
努力而存在。40岁之后,则应为
心灵的完善和
超越而活。后者的发力和承担更为沉重。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逐渐老去的人,绝非喂鱼养花忙于俗务或在广场跳健身操打太极拳,就能做到镇定应对生命的衰竭。我在纽约格林威治村的一家印度人开的店铺里,买了一张印度尊者的照片。那个男子年老时肢体清瘦,白色短发,全身赤裸,只裹一条白色兜裆布,
眼神清澈
坚毅。修行不止,施与不止。
不好的事情不是死去,而是不美。
不美即代表不强烈,不
真实,没有始终,生命未曾有所完尽和取得
解脱。
编后语:死亡并不可怕,不要去惧怕死亡,认识死亡,才是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