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最全的《狂热分子》语录摘抄大全
日期:2020-04-08 18:30:10 作者:霍弗 来源:狂热分子 阅读:

最全的《狂热分子》语录摘抄大全

  1、那些最大声呼吁自由的人,往往是最不乐于住在自由社会里的人。……实际上,他们最深的渴望终结人人皆有自由”的现象。他们想要取消自由竞争,取消自由社会里人人都要经历的无情考验。 ----埃里克·霍弗

  2、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推论:碰到苦难和死亡的威胁个人是无法依赖自己勇气的。他仅有的力量来源不在他自身,而在于他隶属某个伟大的、光荣的、不可摧毁的集体。这种仰主要来自认同;通过认同,个人不再是他自己,而成了某种永恒之物的一部分。不管我仍是准备为人类、后代子孙、某个宗教国家种族政党家族而死,们都不过是我们行将被消灭的自我所依附的永恒之物的具象化罢了。 ----埃里克·霍弗

  3、一个新兴群众运动赖以吸引维系追随者的,不是主义承诺,而是能不能提供人们一个避难所,让他们可以逃离焦虑空虚和无意义生活。 ----霍弗

  4、①革命时期的俄国尽管对异端意识形态上有偏差的I! ? 人一绝不容惰,但对一般罪犯同样宽大为怀。有一点大概真理.与尊重生财产的人相比,罪犯在拥抱一件神圣伟业之后会更愿意抛头颅洒热血。 ----埃里克·霍弗

  5、通过在追随者中点燃和煽起凶猛激情群众运动可以防止其追随者回复内在的均衡。它们也会用直接的办法延长信徒与自我疏离时间。它们不但会把独立自主的宝活说成是空虚无聊,还会说成是堕落和罪恶。一个单独生存的人是无依无靠可怜兮兮罪孽深重生物。他只有一个得救的机会:弃绝自我,在一个神圣组织(教会、国或政党)的怀抱里过新生活。反过来这种对自我的诋毁又可使激情保持在状态。 ----埃里克·霍弗

  6、不满情绪最高涨的时候,很可能困苦程度勉强可忍受的肘
候; 是生活条件已经改善,以致一种理想状态看似伸手可及的时
候。悲愤会在它几乎得到补偿的时候最为蚀骨 ----埃里克·霍弗

  7、群众运动不需要相信上帝一样可以兴起传播,但它却不能不相信魔鬼… ----霍弗

  8、比隐约贬抑「现在」更为有力的,是把一个光荣「未来」的图像鲜明描绘出来——这是提升信徒胆量促进自我遗最有力的推手。一个群众运动,哪怕它并未从事对既有制度特权生死斗争,还是必须让它的信徒把心思全集中于「未来」。没有对 「未来」 的希望自我牺牲和相互扶持精神就不可能养成。 ----埃里克·霍弗

  9、热烈相信我们对别人负有神义务,往往是我们遇溺的“自我”攀住一艘流经的木筏的方法。我们看似伸手助人一臂之力实则是在拯救自己。……无私者的虚荣心无边无际的。 ----埃里克·霍弗

  10、一个群体性格命运,往往由其最低劣的成员决定。一个国家最不活跃的人群,为占大多数的中间层次。……社会低等成员之所以能对社会发生重大影响,是因为他们对“现在”全不尊重……随时准备加以毁弃。……本来为建筑师所鄙弃的石材会成为一个新世界的奠基石。一个没有废料和不满者的国家,固然会井然有序、高尚、和平而愉快,但它缺少开拓未来的种子。. ----埃里克·霍弗

  11、极端自私的人特别容易有失意感。一个人愈自私, 失望时就愈难熬。因此,极端自私的人往往是无私精神最勇猛的捍卫者。 ----埃里克·霍弗

  12、群众运动给自己设定很多不切实际的目标,乃是其对抗“现在”的策略。 ----埃里克·霍弗

  13、布痕瓦尔德( Buchenwald) 集中营里关着3 万个不抱希望的人,他们既没有发展出任何形式的联合行动,也没有表现出自我牺牲的精神。那里的贪婪和冷酷自私,比最贪婪、最腐败的自由社会尤甚。"他们不但没有设法互相帮助,反而千方百计去控制别人,压迫别人。" ----埃里克·霍弗

  14、团结性和自我牺牲精神这回事本身就足以诱发仇恨一一哪怕当初它们是以最高尚的手段培养出来的。即使一群人的结合是为了鼓吹宗教宽容与世界和平之类的崇高目标,一样会对意见相左的人极不宽容。 ----埃里克·霍弗

  15、仇恨是一种普
遍存在于我们各种情感混合物的一种成分。我们一切的热忱、激情和希望,分解的时候都会释放出恨;反之,通过激起恨意,我们也可以合成热忱、激情和希望 ----埃里克·霍弗

  16、要让我们自己痛恨一个人,最有效的方法大概莫过于去伤害他。这是因为,别人对我们有合理的悲愤,要比我们对他有合理的悲愤,更能引发我们对他的恨意。在我们揭发别人过错使对方羞愧时,他更可能的反应并不是变得谦卑和柔顺,而是变得咄咄逼人和火气十足。死不认错是→种响亮的噪音,可以把我们罪恶感的发声给淹没。在每一种厚颜无耻的言行后面,在每一种死不认锚的表现背后,都存在着罪疚意识 ----埃里克·霍弗

  17、People with a sense of fulfillment think it a good world and would like to conserve it as it is, while the frustrated favor radical change.
有成就感的人会把世界看成一个友好的世界,并乐于看到它照原样保持下去,但失意者却会乐于看到世界急遽改变。 ----埃里克·霍弗

  18、自信掌握绝对真理的人会有一张可以覆盖一佣的网。对他而言,不会有任何意外惊奇或未知。所有问题都有解答,所有决定都已作出, 所有最终结果都已预见。忠实信徒不会有惊讶和l犹豫。帕斯卡尔就挖苦说过"认识耶稣的人懂得-切事物的道理。" 这种人把他信奉的教义视为解决世界-切难题的钥匙。世界可以靠这把钥匙给拆开或合起来。苏联的官方历史书这样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力盘在于它.能使党在任俯情况下找到正确的方向, T解现行事件的内在关联,预知其趋势,而且不只可
以看出目前的发展方向,还知道它格来怎样发展。" 忠实信徒胆敢从事史元前例或不可能的任务,不只因为教义给了他一种全能感,也是因为教义给了他对未来元穷的信心 ----埃里克·霍弗

  19、在饥饿边缘挣扎的贫民过的是目标鲜明的生活。他们拼命为填饱肚子而挣扎,完全不会为闲愁所困扰。他们的目标具体而直接。有饭吃就心满意足;能够饱着肚子上床睡觉是一种成就,每一笔意外之财都是一个神迹。既然如此,他们又怎会需要「一个使人生有意义和庄严的超个人目标」呢?

  20、在自由社会,一个领袖只有在盲目相信人民的智慧与善良的情况下,才可望维持人民对他的支持。一个领袖与其说是在领导人民,不如说是追随人民。 ----埃里克·霍弗

  21、自由对失意感的加深作用不亚于舒缓作用。选择的自由让个人得把失败的责任也一扁缸。自由鼓励多种多样的尝试,也无可避免会带来多种多样的失败与失意感。 ----埃里克·霍弗

  22、团结这回事本身一一不管它是来自说服手段、强制手段还是出于个人完全自愿往往会强化模仿能力。一个被征召人伍的平民从军后,会比他身为一介平民时有更强的模仿性。团结在一起的个人是没有个别性的自我的i 他永远是不完整和不成熟的,也因此无法对抗任何来自外面的影响力。 ----埃里克·霍弗

  23、因此,显而易凡的是,教义不是让人去理解的,而是让人去信仰的。只有对我们不理解的东西,我们才会有百分之百的信仰。" 一种能理解的教义会缺少力量。-旦我们理解一样东西,它就会像是发源于我们自身。显然,那些被要求抛弃自我的人不会从发源于自我的东西上看到永恒确定性。凡是他们能完全理解的东西,其有效性与确定性在他们眼中都会失色。 ----埃里克·霍弗

  24、哪怕是在合理悲愤的情况下,我们的恨意主要仍然不是来自别人对我们的伤害,而是来自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无能和懦弱-一换言之是源于自卑。当我们自感比伤害我们的人优越,我们更可能的反应是鄙夷他们,甚至是可怜他们,而不是恨他们 ----埃里克·霍弗

  25、一个群众运动兴起时, 其追随者尽管活在一种得严格遵守信条和命令的紧迫气氛中,仍然会有一种强烈的自由感。这种自由感来自他们逃离了他们厌憎、害怕的那"自我" 。 ----埃里克·霍弗

  26、当我们抛弃自我,成为-个紧密团体的部分时,我们不仅抛开了个人利益,同时也抛开了个人责任。-个人如果没有了恐惧、犹豫、怀疑和是非感,他会变得有多残暴和冷酷,令人不敢想象 ----埃里克·霍弗

  27、狂热者并不是真会坚持原则的人。他拥抱一项大业,主要并非由于它正确神圣,而是因为他亟需有所依附。这种感情上要有所依附的需要,往往会把他拥抱的任何大
业转化为神圣伟业。 ----埃里克·霍弗

  28、蒋介石的一大败笔就是八年抗战结束后,未能及时找到一千代替日本人的新魔鬼。这位雄心勃勃却头脑简单的将军大概是太自负了,以致未能了解,会让中国群众团结起来的因素并不是他,而是"魔鬼"日本所激起的民族激情 ----埃里克·霍弗

  29、因为深谙自己的瑕疵与缺点,失意者对别人的歹意与恶念总是特别眼尖。一个有自卑感的人特别容易看出别人的短处。如果别人身上有我们自己竭力隐藏的那种瑕疵,我们总是不遗余力去加以揭发。所以,当一群失意者因一个群众运动,结合在一起时,总是会弥漫出强烈的猜疑气氛。值得惊异的是这种同侪间病态的互不信任不但不会带来分裂,反而会带来强固性。这是因为知道自己被持续监视,群体中每一个成员会热烈遵守行为与思想守则, 以避免受到猜疑。因之,互相猜疑对维持严格正统所起的作用并不亚于热烈的信仰。 ----埃里克·霍弗

  30、一种教义的有效性不由它的奥妙性、崇高性或正确性决定,而是取决于它把个人隔绝于其自我及世界的彻底程度。 ----埃里克·霍弗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最全的《狂热分子》语录摘抄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