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以前的几千年,北方一直是中国的文化中心,是主流文化的基地。五代时期,南北文化分向发展,然后文化中心转移到南方。五代之前,中国的人才多出自北方;五代之后,中国的人才多出自南方。唐代的文学家基本上都是北方人,如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孟浩然、王维、岑参、王昌龄、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杜牧等,都是北方人。五代之后到了宋代,诗文的名人又几乎都是南方人了,如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王安石、曾孔、苏洵、苏轼、苏辙、陈师道、秦观、范仲淹,刘永等。唐代和宋代之间隔了一个五代,变化就如此之大。最明显的例子,“唐宋八大家”,唐二家全是北方人,宋六家全是南方人。 ----陈传席《西山论道集》
●及近代学者研究之结果显示出《源氏物语》一书中所引用的汉文书籍有:《礼记》《战国策》《史记》《汉书》《晋书》《庄子》《管子》《昭明文选》《白氏文集》《元稹诗集》《刘禹锡诗集》《西京杂记》《述异记》《游仙窟》等多种。 ----林文月《读中文系的人》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 ----苏轼
●叁中唐云
颜真卿:热血铸真卿
张继:夜泊枫桥畔
钱起:曲终人不见
李季兰:相思渺无畔
韦应物:今年学种瓜
孟郊:久病蚌成珠
贾岛:僧敲月下门
韩愈:贤者唱古声
薛涛:妾住浣花溪
柳宗元:独钓寒江雪
刘禹锡:应不向秋悲
白居易:千里故人心
李贺:何当金络脑
杜秋娘:莫惜金缕衣 ----金鑫《长安大道连狭斜》
●澄泓,水清而深。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茧纶牵拨剌,犀焰照澄泓。”
●我姓刘,刘禹锡的刘,刘著的刘,刘年的刘,可是在文人面前,我只能充当个流氓…
●所有的东西,它在初出现发展的时候,都有天真大方的气象,因为是初生,无惧无畏,我自是个清净我,自在我,荷塘当中莲花一朵,没有搅扰及牵绊。清商曲辞,情致缠绕,体制精短,大多是五言,内容多为男欢女爱,为后来正统文人所轻。然而它天真大气却是后人很难刻意达到的。任何人都可以唱可以学。李白刘禹锡等人从六朝民歌里寻芳汲取营养,出来立刻花香沾襟扑面清新。而元曲,大则大矣,深亦深矣,却很难叫后人从中学到精华。没有延续的动力和发展空间,所以清之后,急速的湮灭。同样是曲,它已经有了严格的体式和限定,像被教育成型的人,知道该怎么行事,固然举止稳当不会出错,一旦去除限制反而会茫然不知进退,也不天真更不可爱了。 ----安意如《陌上花开缓缓归》
●唐?杜牧
兰溪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唐?刘禹锡
重送鸿举师赴江陵
西北秋风凋蕙兰,洞庭波上碧云寒。
茂陵才子江陵住,乞取新诗合掌看。
唐?刘商
与于中丞
万倾荒林不敢看,买山客足拟求安。
田园失计全芜没,何处春风种蕙兰。
唐?刘谷
和三乡诗
兰蕙芬芳见玉姿,路傍花笑景迟迟。
苎萝山下无穷意,并在三乡惜别时
●你的怀抱是刘禹锡的陋室,陶渊明的故园,是杜甫的草堂,归有光室仅方丈仅容一人的项脊轩,虽不热烈但足以温暖的令我流连。
●年轻时就要勇争第一,有点无所畏惧,不被压倒的气概。不畏惧对面的对手,更不畏惧流言嘲笑。说你的努力没价值,说你的奋斗没意思,不如他东混西混。不理他,做你自己,拿更多的胜利回答他。刘禹锡诗:“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一笑了之,不做生活的懦夫。
●下大雨,恐中泥,鸡蛋、豆腐留女婿,子莫言回。
(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刘禹锡 子莫颜回)
过小川,无桥木,橹速、帆快送美人,君须自顾。
(郭小川,胡乔木,鲁肃、樊哙宋美龄 君须子固)
下大雨,恐中泥,鸡蛋豆腐留女婿
(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刘禹锡)
上舟望,离台摆,橹速帆快浪太急
(商纣王,李太白,鲁肃樊哙皇太极)
●上联:下大雨,空中沥鸡蛋豆腐留女婿
(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刘禹锡)
下联:上舟望,朔东破鱼欢网危心起急
(商纣王,苏东坡,玉环,王维,辛弃疾)
●生命易老,人终有暮。日子流动无声,喧哗的白昼过去了,黄昏在不意间来临,一竿残阳,一抹晚霞,有令人流连的明丽,又有好景难留的苍凉,此时此刻,由于心境不同,感觉颇不一样,“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休去依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愁肠百结,难以排解。“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传来一声无奈的叹息。不为日落西山而长吁短叹,但见霞光粲然的乐观情怀,也时有所见,前有刘禹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后有臧克家“自沐朝晖意蓊茏,休凭白发便呼翁,狂来欲碎玻璃镜,还我青春火样红”。面对渐转苍茫的夕照,我缺少“ ----高风《黄昏思絮》
●七夕二首(唐)刘禹锡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余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往年何事乞西宾,柳宗元 主领春风只在君。王建
伯道暮年无嗣子,苗发 女中谁是卫夫人?刘禹锡
●回顾历史,中国文人似乎与流放有着解不开的缘分:从屈原到李白,从韩愈到刘禹锡,从苏轼到黄庭坚,从函可到吴兆骞,他们都领略过流放的滋味。尽管从表面看,流刑要比死刑好得多,毕竟没有立即断送性命。然而究其实质,不过一个长痛一个短痛。对统治者来说,把他们认定作奸犯科的人处死,固然能逞一时之快,但对民众的威慑却不及流放。因为,流放者沿途的悲惨遭遇和到了流放地之后长达几年几十年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非人生活,它给民众造成的心理阴影更加持久,更加广泛。让民众对严刑峻法永远怀着忐忑和恐惧,从而在国家意志划定的框架内做一个恭顺听话的良民,这显然是最有效也最经济的治理方式;而流刑,庶几正是这样的方式之一。 ----聂作平《一个人的宁古塔》
●竹枝词(一)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
●莼川竹枝词
作者:清·蒲圻(今赤壁市)贡生周顺倜
三月春风长嫩芽,
村庄少妇解当家。
残灯未掩黄粱熟,
枕畔呼郎起采茶。
茶乡生计即山农,
压作方砖白纸封。
别有红笺书小字,
西商监制自芙蓉。
雨过凉生夏五初,
沿街叫得卖春鱼。
呼童更贳新溪酒,
月白风清一草庐。
野泉烟火白云间,
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
青溪流水暮潺潺。
……
注:莼川:赤壁市(蒲圻)别称莼川、莼浦。竹枝词:是一种诗体,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一般认为是从唐代刘禹锡开始的有浓郁民歌色彩的文人诗体。 ----清·蒲圻(今赤壁市)贡生周顺倜《蒲圻县志》
●有刘禹锡的”秋天的美“,有季羡林的”荷花美“,有川端康成的”花无眠之美“等等。 这些对于当下的浮躁,小气,盲目,刻薄是最好的批评和教育。生活从来就是这样,可是为什么别人可以看到更多的美。 ----灵遁者《非线性波动》
●【诗豪】刘禹锡,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他叫元稹,和他的朋友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一样,他们是那个时代的骄傲,科举考试的成功者,显赫时,影响着国家;落魄时,又写点东西,一不小心就影响了后世。 ----阿杰《千古悼亡犹费词》
●成为英雄的三个要素:机会,勇气,成为英雄的心。缺机会的,刘禹锡、王维、陈子昂等等那些被贬的诗人。缺勇气的,那些拯救世界电视剧动漫里的跑龙套就是。缺成为英雄的心的,那些拯救世界的电视剧的大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