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最新的《地藏占察经卷下》经典语句大全
日期:2019-07-11 23:25:01 来源:地藏占察经卷下 阅读:

最新的《地藏占察经卷下》经典语句大全

  1、29. 学唯心识观者所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有所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

  2、22. 内心念念不住,所见所缘一切境界亦念念不住,所谓: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

  3、23. 是生灭相,但有名字,实不可得。

  4、12. 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说心有无明;依无明力因故,现妄境界;亦依无明灭故,一切境界灭。

  5、21. 心外相者,如梦所见种种境界,唯心想作,无实外事。一切境界悉亦如是,以皆依无明识梦所见,妄想作故。

  6、31. 于念念间悉应观察,随心有所缘念,还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知己内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

  7、4. 所谓识、受、想、行、忆念、缘虑、觉知等法,种种心数,非青非黄、非赤非白、亦非杂色,无有长短方圆大小,乃至尽于十方虚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状,无一区分而可得者。

  8、24. 心不往至于境界,境界亦不来至于心,如镜中像,无来无去。是故一切法,求生灭定相,了不可得。所谓一切法,毕竟无体,本来常空,实不生灭故。

  9、17. 所言妄者,谓起念、分别、觉知、缘虑、忆想等事,虽复相续,能生一切种种境界,而内虚伪,无有真实,不可见故。

  10、16. 所言真者,谓心体本相,如如不异,清净圆满,无障无碍,微密难见,以遍一切处常恒不坏,建立生长一切法故。

  11、10.一切诸法皆从妄想生,依妄心为本。然此妄心无自相故,亦依境界而有,所谓缘念觉知前境界故,说名为心。

  12、46. 其钝根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诸境界,悉唯是心,虚诳不实故,染著情厚,盖障数起,心难调伏,应当先学唯心识观。

  13、18. 心外相者,谓一切诸法种种境界等,随有所念,境界现前。

  14、35. 常应如是守记内心,知唯妄念,无实境界,勿令休废,是名修学唯心识观。

  15、41. 习信毗婆舍那观心者,想见内外色,随心生、随心灭,乃至习想见佛色身亦复如是,随心生、随心灭,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非心不离心,非来非不来,非去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

  16、49. 菩提体者,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非有无俱;非一,非异,非非一,非非异,非一异俱,乃至毕竟无有一相而可得者,以离一切相故。离一切相者,所谓不可依言说取,以菩提法中,无有受言说者,及无能言说者故;又不可依心念知,以菩提法中,无有能取、可取,无自无他,离分别相故。若有分别想者,则为虚伪,不名相应。如是等说,钝根众生不能解者,谓无上道如来法身但唯空法,一向毕竟而无所有,其心怯弱,畏堕无所得中,或生断灭想、作增减见,转起诽谤,自轻轻他。我即为说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圆满,非修非作,乃至一切众生身中,亦皆具足,不变不异,无增无减。如是等说,能除怯弱,是名安慰

  17、37. 又守记内心者,则知贪想、瞋想及愚痴邪见想,知善、知不善、知无记,知心劳虑种种诸苦。

  18、38. 若于坐时,随心所缘,念念观知唯心生灭,譬如水流、灯焰无暂时住,从是当得色寂三昧;

  19、43. 学习真如实观者,思惟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永离一切分别之想,渐渐能过空处、识处、无少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定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得相似空三昧时,识、想、受、行粗分别相不现在前。

  20、36. 若心无记,不知自心念者,即谓有前境界,不名唯心识观。

  21、48. 而彼法身,是无分别、离念之法;唯有能灭虚妄识想,不起念者,乃所应得。但一切众生,常乐分别取著诸法,以颠倒妄想,故而受生死。是故如来,为欲令彼离于分别执著想故,说一切世间法,毕竟体空无所有;乃至一切出世间法,亦毕竟体空无所有。如是显示一切诸法,皆不离菩提体。

  22、25. 如是一切法实不生灭者,则无一切境界差别之相,寂静一味,名为真如、第一义谛、自性清净心。彼自性清净心,湛然圆满,以无分别相故。无分别相者,于一切处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

  23、27.以一切色像种种形类,皆依虚空而有,建立生长。色像坏时,还归虚空,而虚空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诸佛法身亦复如是。若烦恼断坏时,还归法身,而法身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

  24、28.从无始世来,与无明心俱,痴暗因缘熏习力故,现妄境界。以依妄境界熏习因缘故,起妄相应心,计我、我所,造集诸业,受生死苦,说彼法身名为众生。

  25、33. 当知一切境界自无分别想故,即自非长非短、非好非恶,乃至非有非无,离一切相。

  26、32. 所谓内心自生长短、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见、无量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于分别。

  27、13. 以一切境界从本已来,体性自灭,未曾有故。

  28、45. 其利根者,先已能知,一切外诸境界,唯心所作,虚诳不实,如梦如幻等,决定无有疑虑,阴盖轻微散乱心少,如是等人,即应学习真如实观。

  29、9. 一切法不能自有,则无别异,唯依妄心,不知不了内自无故,谓有前外所知境界,妄生种种法想,谓有谓无、谓彼谓此、谓是谓非、谓好谓恶,乃至妄生无量无边法想。

  30、30. 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当察知,勿令使心无记攀缘、不自觉知。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最新的《地藏占察经卷下》经典语句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