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就算是大批互相不认识的人,只要同样相信某个故事,就能共同合作。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2、我们相信某种秩序,并非因为它是客观事实,而是因为相信它可以让人提升合作效率、打造更美好的社会。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3、为了改变现有由想象建构出的秩序,就得先用想象建构出另一套秩序才行。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4、智人的终极目的是幸福、永生、成神。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5、历史的铁则就是:事后看来无可避免的事,在当时看来总是毫不明显。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6、事实上,如果讲到要团结人心,虚构的故事天生就比事实更具优势。 ----《今日简史》
7、事实是,人类的主观感受没有任何实质或意义。主观感受就只是一种电光石火的波动,每个瞬间都在改变,就像海浪一样。不论你感受到的是快感或不快,觉得生命是否有意义,这都只是一瞬间的波动而已。 如果我们太看重这些内部的波动,就会变得太过执迷,心灵也就焦躁不安、感到不满。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8、几千年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并没有什么改变。不管是20 世纪的中国人、中世纪的印度人,还是古代的埃及人,都面临着同样的三大问题:饥荒、瘟疫和战争,永远都是人的心头大患。一代又一代,人类向所有神明、天使和圣人祈祷膜拜,也发明了无数的工具、制度和社会系统,但仍然不断有数百万人死于饥饿、流行病和暴力。许多思想家和先知于是认为,饥荒、瘟疫和战争一定是上帝整个宇宙计划的一部分,抑或是出自人类天生的不完美,除非走到时间尽头,否则永远不可能摆脱。 ----《未来简史》
9、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消灭虚构故事。如果你不相信游戏规则,怎么踢足球呢?如果你不相信美元,怎么跟陌生人做贸易?但我们永远不能将虚构的故事当作现实,永远不应该为了虚构的实体伤害真正的生命。 ----《三联生活周刊》
10、但在第三个千禧年开始之际,人类开始意识到一件惊人的事。虽然多数人很少想到这件事,但在过去几十年间,我们已经成功遏制了饥荒、瘟疫和战争。当然这些问题还算不上被完全解决,但已经从过去“不可理解、无法控制的自然力量”转化为“可应对的挑战”。我们不再需要祈求某位神祇或圣人来解救人类,而是已经相当了解怎样能预防饥荒、瘟疫和战争,而且通常都能成功。 ----《未来简史》
11、佛教给我们的建议是,除了别再追求外在成就之外,同时也别再追求那些感觉良好的心理感受了。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12、想象所建构出来的秩序总是有一夕崩溃的风险,因为这些秩序背后靠的都是虚构的故事,只要人们不再相信,一切就风云变色。为了维持想象建构出来的秩序,必须持续投入大量心力,甚至还得掺入些暴力和胁迫的成分。像是为了让民众不违反想象建构的秩序,国家就需要有军队、警察、法院和监狱不分昼夜发挥作用。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13、人类以为是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 ----《人类简史》
14、Money is the most universal and most efficient system of mutual trust ever devised.
金钱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互信系统。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15、虽然神能够鼓舞我们发挥同情心,但就算没有宗教信仰,我们仍然能做出各种合乎道德的行为。如果说我们非得依靠某个超自然的存在才能做出有道德的行为,那就等于道德其实并不自然。但是,我们本来就自然而然地有着某些道德。 ----《今日简史》
16、我们之所以感到幸福,是因为我们感受到愉快的感觉,而且并未接触到不愉快的感觉。 ----《人类简史》
17、不是人驯化了小麦,而是小麦驯化了人。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18、认知革命在于人类学会了讲故事,并共同相信。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19、我们对生活所赋予的任何意义,其实都只是错觉。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20、历史在人类创造神的时候开始,在人类成为神的时候终结。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21、人类几乎从出生到死亡都被种种虚构的故事和概念围绕,让他们以特定的方式思考,以特定的标准行事。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22、一切苦难并非来自噩运、社会不公或是神祇的任性,而是出于每个人自己心中的思想模式。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23、世上可能会有一种事情会让我们愤怒,但愤怒不是什么抽象的概念,而是身体里面温度升高,肌肉紧绷的感觉,这才是愤怒的真相。 ----《人类简史》
24、亚当?斯密明确提出:人类全体财富的基础,就在于希望增加个人利润的自私心理。这一点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革命性的概念,而且还不只是从经济的角度,也包括道德和政治的角度。他其实告诉我们:贪婪是好的,而且我们让自己过得好的时候,不只是自己得利,还能让他人受益。“利己”就是“利他”。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25、当然,有些时候还是会事与愿违,但面对这些失败,人类不再只是耸耸肩,说“没办法,世界就是这样不完美”或是“这是上帝的旨意”。现在如果再有饥荒、瘟疫和战争爆发而不受人类控制,我们会觉得一定是哪个人出了问题,应该成立调查委员会来研究研究,而且对自己许下承诺,下次一定要做得更好。而且,这套办法还真行得通。此类灾难发生的次数及频率确实都在下降。因营养过剩而死亡的人数超过营养不良者,因年老而死亡的人数超过因传染病死亡者,自杀身亡的人数甚至超过被士兵、恐怖分子和犯罪分子杀害人数的总和,这些都是史上首见。 ----《未来简史》
26、苦的根源就在于“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不管追求的是什么,都会让人陷入持续的紧张、困惑和不满之中。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27、演化的基础是差异,而不是平等。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28、当代世界大多数的不公平,并不是来自个人的偏见,而是来自大规模的结构性偏见。 ----《今日简史》
29、历史从无正义。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30、科学能够解释的,是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事物如何运作,以及未来可能会有什么。就定义来说,科学不会假装自己知道未来"一定"会有什么。只有宗教和意识形态会声称自己知道这些答案。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