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习惯有四:准时,正确,恒心,迅速。缺少第一项,光阴会虚度;不具备第二项,错误百出;没有第三项,事情永远办不好;丢失第四项,遇上良机,都会白白错失。
2、爱好读书,就能把无聊的时刻变成喜悦的时刻。
3、法律的制订是为了惩罚人类的凶恶悖谬,所以法律本身必须最为纯洁无垢。
5、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7、衡量一个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作些什么。
8、平等的真精神的含义并不是每个人都当指挥或是都不受指挥,而是我们服从或指挥同我们平等的人们。
9、一切拥有权力的人都有滥用权力为自己谋求私利的倾向
10、善意的嘲笑是一种有害于人之良性,有利于才智的讲话方式。
11、早期罗马人中间的神职人员并没有从公民社会中被排除出来,而且可以在其中担任职务,但他们却不关心它的事务。当基督教确立起来的时候,同世俗事务更加隔离的神职人员,就稍稍地干预世俗的事务了;但是,当帝国陷于衰颓,只有僧侣才是神职人员的时候,这些由于一种特殊的誓愿而必须逃避和害怕世俗事务的人们,却利用一切机会来干预这些事务了。 ----《罗马盛衰原因论》
12、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亘古不变的经验。防止滥用权力的方法,就是以权力约束权力 ----《论法的精神》
13、奥古斯都的一切行动,他的一切命令,显而易见目的是在于建立君主制度。苏拉放弃了独裁的大权;然而,在苏拉的一生中,甚至在他的残暴行为中,人们都看得到一种共和的精神。他的一切命会,尽管是执行得十分残暴不仁,结果总是在于保持某种形式的共和。急躁的苏拉用暴烈的办法把罗马人引向自由;奥古斯都这个狡猾的暴君却用温和的办法把他们引向奴役。在苏拉的统治之下,共和国恢复了自己的力量,但是大家却都呼叫着暴政;在奥古斯都的统治之下,暴政加强了,但是人们谈论的却只是自由。 ----《罗马盛衰原因论》
14、人类受多种事务的支配,就是:气候、宗教、法律、施政的准则、先例、风俗、习惯。结果就在这里形成了一种一般的精神”,这就是“法的精神” ----《论法的精神》
15、变坏的绝不是新生的一代,只有在年长的人已经腐化之后,他们才会败坏下去。
16、在开始的时候,罗马并没有卫戍地。他们把他们的全部信任放在他们沿河驻扎的军队身上;在那里,每在一定间隔的地方都筑有塔楼以供士兵居住。 但是当人们只有坏军队的时候(常常甚至没有任何军队留下来),边界不再能保卫内地,它就需要设防了。于是设防的地点比较多,但兵力却比较少了;逃避的地点比较多,但安全反而比较少了。 ----《罗马盛衰原因论》
17、大自然者既然在人间造成不同程度的强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斗争,使弱者不亚于强者
18、衡量一个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会发觉的时候做什么。
19、我从来没有什么连一个小时的阅读都无法驱散的忧愁。
20、法和一切存在物的关系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法是由事物的本性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也就是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从这种意义上说,广义的法律指的就是规律。所有存在物都有它们自己的法律。上帝有他的法律,神有他们的法律,动物有它们的法律,人也有自己的法律。 ----《论法的精神》
21、法律在一般的情况下才永远是公正的,而在实际运用时又几乎永远是不公正的。 ----《论趣味》
22、要想使国家稳固,就应该使两极尽可能地接近;既不许有豪富,也不许有赤贫。这两个天然分不开的等级,对于公共幸福同样是致命的;一个会产生暴政的拥护者,而另一个则会产生暴君。他们之间永远是在进行着一场公共自由的交易:一个是购买自由,另一个是出卖自由。 ----《论法的精神》
23、专制政治的原理就是恐怖。
24、为保存风纪,反而破坏人性,须知人性是风纪的源泉。
25、一般人赞许的往往是平庸人。对于平庸人,人们很乐于济助;对于有才智的人,人们以有所剥夺为快。后者成为忌妒的对象,人们对他毫不原谅;可是为了前者利益,人们不惜一切给以支援,他受人们虚荣心的拥护。
26、一切拥有权力的人都有滥用权力为自己谋求私利的倾向;任何专制的国家的教育目的都是在极力降低国民的心智。
27、平平庸庸最安全
28、社会是人群的集合体,而不是他们各自本身
29、固然我有某些优点,而我自己最重视的优点,却是我的谦虚。
30、魅力决不是取得的东西。要取得魅力,首先得天真。然而人们又怎样才能做到天真呢? ----《论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