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确定的失去,让人恐惧,
不确定的得到,让人兴奋。 ----《时间的朋友2016》
2、以我自己的成长经历,长大成人之后,你一生中最重要的判断,打工还是创业、选择什么样的结婚对象、留在家乡还是出门远行,跟当年数学或者英语考90分还是60分并没有直接关系。
一个人的眼界和格局,很难靠课本和习题建立起来。相反,从幼年开始,家庭有意无意提供给一个人的精神资源会构成主导人一生的精神结构。
滋养孩子的求知欲,是为人父母者能够提供给孩子最好的精神资源,没有之一。 ----《罗辑思维公众账号》
3、曾国藩也有自己的道理:我承认我笨,我承认我不会用兵,但是我用这种方法也没有什么错误。而且曾国藩特别讨厌他手下的将领“浪战”,就是动不动出去跟人打仗。 ----《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
4、他妻子非常爱他,也是他的表姐,在嫁给他之前写了一封信,信里说:“我非常爱你,但是你这套理论把上帝算是彻底给得罪了,我嫁给你之后,我们相爱一生之后在天堂还能重逢吗?”达尔文后来在日记里也写道,他说:“每到深夜的时候,我经常抱着这封信把它贴在脸上沉痛地哭泣,因为我真的不知道在天堂,我和我的妻子能不能相逢。” ----《罗辑思维》
5、很多人拖延,有的时候并不完全是因为懒,而是在那些创造性的事情上,他对自己有完美主义的要求,他要求自己做到自己根本达不到的水平,所以才会一直拖着、等着。拖延症最严重的,多是做创造性劳动的人。
拖延症有一个最大的共性:当你面对的是一个人的任务时就会拖延,而在群体压力下,拖延症会消解很大一部分。美国社会有一个现象,很少有富人是胖子,胖子基本都是穷人。不是说穷人就一定是人穷志短,而是富人在社群里面是有压力的,因为胖就意味着你意志薄弱,你自控能力差,你在社交圈里就不好混。这种群体压力会对人的行为构成很大的反制效果。 ----《罗辑思维:迷茫时代的明白人》
6、有个段子:男人和女人谈恋爱的时候,“若她涉世未深,你就带她阅尽人间繁华;若她心已沧桑,你就带她去坐旋转木马”。女对男版是,“若他情窦初开,你就宽衣解带;若他已阅人无数,你就炉边灶台”。只要他是人,不管这个人处于哪种状态,你都可以找到他体验当中最稀缺的那一点。所以,不要跟大家伙去拼产品经济,一定要进入体验经济。 ----《罗辑思维:迷茫时代的明白人》
7、有三种类型的能力可以决定你的未来,第一种是让自己变得牛逼的能力,第二种是有让周围人都愿意来帮助自己的能力,第三种是混不好也无所谓,想得开的能力。这三种能力,练成任何一种,人生就有奔头。 ----《罗辑思维》
8、很多人会因为环境的不确定,而感到茫然失措,但是创业者不会。我们定义的创业者,不仅仅是指那些拥有一家公司的人,只要他是试图通过提升自己的认知,和更多的人达成协作,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他在我们的眼中,就是一个创业者。 ----《时间的朋友》
9、我们不能怨天尤人,我们现在的样子,
是曾经的我们使用时间亲手塑造了如今的样子;
而不久的未来,我们的样子,
又取决于现在的自己使用时间的方式。”
我们使用时间的方式,就是我们塑造自己的方式。
10、不能被情绪性的东西所迷惑,不要死要面子活受罪。当一个人的妄念在内心里扎根之后,就会因为虚荣、犹豫不决、能力不足而得到浇灌,而且会越涨越大。 ----《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
11、1,容易被某个“集体名词”煽动,是人类的弱点。
2,我尽量不允许自己出现这个弱点。
3,一旦被某个“集体名词”煽动出了感情乃至行动,我事后必感到羞耻。
这事无关乎道德高下。
熄灭“分别心”,只不过是一种修行。
12、一个人如果想拥有一个未来,那一定是和其他人一起的未来。 ----《罗辑思维》
13、商人追逐价值,公司估值。政府追逐不散摊子的目标。 ----《罗辑思维》
14、一个知识分子应该干嘛 难道应该整天证明自己正确 然后对别人有智力优越感吗
一个知识分子甭管是为了出名 挣钱 还是贡献社会责任
他都是应该站在一个知识宝库的门口 高声的赞叹 吸引外面人的注意力
学习这事儿从来都是自己的事儿
谁都代替不了你 只要我引发你的兴趣
你进去找你自己的宝贝 我就是功德无量 ----《罗辑思维》
15、看任何问题总有其它的角度,表达任何一个观点总有更活泼的方式。人生很短,永远要站在最美好的事物旁边赞叹,永远保持有趣和笑容。 ----《罗辑思维》
16、工作都做不完,哪有时间磨锯子? 朋友问:那你什么时候磨呢?他说:等我锯完所有木头再说。
17、世界似乎越来越复杂了,但如果试着去探求这世界的本质,就会发现,其实是越来越简单了。一直以来,我们进化出一种简化机制:推测。我们不再追寻事物的本质,不再探求事件的意义,而是按着臆想猜测,随着大众狂欢。
18、人就是这样,一旦真正富有,难免就会好奇。 ----《罗辑思维》
19、很多年轻人都认为北上广深的房子太贵,在这个地方长安居大不易,还是回老家吧。这个口号前两年很流行的呦,可这两年怎么样?这些年轻人都蔫不出溜地回来了,为什么? 他们发现老家更没机会。相反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相对来说制度建设比较规范,不需要认识熟人或投亲靠友,就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这是最大的区别。 ----《罗辑思维》
20、无论哪朝哪代,只有没有强制,在创新和创造领域都会有笃爱情深的人奋不顾深的为之投入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
21、创业者的世界很独特。他们不会去感受那些缥缈的好和坏。他们的世界由两个东西构成:一个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一个是正在尝试的方法 ----《时间的朋友2016》
22、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栏目制片人约罗振宇吃饭。开门见山就问他:外边好混吗?
罗只回答了两句。—不出去你不知道外面有多精彩。二不出去你永远不知道你所有的社会地位良好感觉哪些是背后的巨无霸给予的,哪些是自我禀喊。走出央视的过程是人格撕碎了重新拼一次,甚至整个人际关系的格局部需要重建。这个过程是痛苦的。
23、党是底层的动员系统,政府是自上而下的行政系统。
底层社会vs上层精英。不要光看力量,要看这么正在生长。 ----《罗辑思维》
24、一个人没必要挣多少多少钱,即使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如果你不用买房,而且还有一份正式工作的话,一年是花不掉多少钱的。当你没有那些私心杂念、贪念的时候,你对物质的需求其实并不多,这个时候你反而获得了自有,获得了一个让个人价值持续增长的空间。 ----《罗辑思维:迷茫时代的明白人》
25、年轻人在城市获得的更多东西,远不仅仅是肉身之间非延时的沟通,更重要的是见识。其实见识跟经济地位和聪明程度没多少关系,和是否在大城市生活有关。
乡村或者小城镇并非没有天才,而是天才也许永远没有办法知道自己是天才。只有在能提供大量机会的城市,每个人生命中的种子才可能被激发,被照耀,然后完成一次闪亮。 ----《罗辑思维》
26、让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不得自由的,有两个牢笼,一个是过去的贪恋,一个是对未来的恐惧,以及对他的贪婪。其实还有一个牢笼,就是在同一个时间点上,不同空间里的人际关系对你的自由意志的绑定。 ----《逻辑思维》
27、第一等智慧的人都是自相矛盾的,两个原则没有任何一个是对的,只有在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做出的唯一正好的判断,才是对的。——中庸,是恰到好处 ----《奇葩说》
28、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带着末日去生活的。
这就像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讲的,向死而生,亡是一种状态,而我们活着就是死,就是去死,不断的逼近,那个亡的状态。
所以其实每一个人,我们假设啊,你的生命是无远弗届的,你可以永远活下去,那你想你这辈子一定会极其糟糕,因为你什么时候努力都可以!
对吧?
而我们现代人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有的时候忘了人是要死的。 ----《罗辑思维》
29、不管你多牛,要是找不到自己对他人的用处,你的话语权终究是有限的。 ----《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
30、有一句鸡汤是这么说的——
“只有一种成功,就是按自己的意思度过一生。”
其实,这事很难。
没有多少人真正知道——自己的意思。
绝大多数人的意思是——什么都想要。
所以,成本概念尤其重要。
它不是指钱。
它是说——
怎样高效地用有限的生命,追逐有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