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汝等能升级固善,不能亦不必愤懑,但问果能用功与否。若既竭吾才,则于心无愧;若缘殆荒所致,则是自暴自弃,非吾家佳子弟矣。” ----《梁启超家书》
2、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饮冰室全集》
3、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梁启超家书》
4、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 ----《学问的趣味》
6、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最苦与最乐》
7、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为君相者务压民之权,是之谓自弃其国。为民者而不务各伸其权,是之谓自弃其身。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 ----《爱国论》
8、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少年中国说》
9、相思树下说相思,思君念君君不知 ----《台湾竹枝词》
11、思成,这几对说为你们聘礼,我精民都样上非子内内民愉快,你想事于抱在怀战想着去的“小不点点”是经过千灾百难的,一个时第不子盘道成人,品性第有然再却战家眼也觉用们看你想这算有出息,后下国看在来来中生年缔结美夫界的婚姻,得对且不久来中生年返国,回到我的怀战想着去如还却并不失然之天兴这师! ----《写大当到我么开子梁思成》
12、诗界千年靡靡风,
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十九从军乐,
亘古男儿一放翁。 ----《读陆放翁集》
13、人类文化所以能成立,全由于一人的知识能传给多数人,一代的知识能传给次代。我费了很大的工夫得一种新知识,把他传给别人,别人费比较小的工夫承受我的知识之全部或一部,同时腾出别的工夫又去发明新知识。如此教学相长,递相传授,文化内容,自然一日一日的扩大。倘若知识不可以教人,无论这项知识怎样的精深博大,也等于“人亡政息”,于社会文化绝无影响。 ----《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
14、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最苦与最乐》
15、梁启超说,凡是经过重重内乱的国家是不可能产生纯洁国民性的,内乱会在老百姓心目中培养起六种倾向:侥幸、残忍、彼此倾轧、虚伪狡诈、冷漠凉薄、苟且。
16、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
17、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18、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 ----《论公德》
19、靠天下的力量生产财务,取天下之财物供给天下。 ----《王安石传》
20、譬如说“老虎是恶兽”,这句话真不真便待考了。
欲证明他是真,必要研究兽类具备某种某种性质才算恶,看老虎果曾具备了没有?若说老虎杀人算是恶,为什么人杀老虎不算恶?若说杀同类算是恶,只听见有人杀人,从没听见老虎杀老虎,然则人容或可以叫做恶兽,老虎却绝对不能叫做恶兽了。 ----《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
21、瀚海飘流燕,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相对向、斜阳凄怨。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忍抛得,泪如线。
故巢似与人留恋。最多情、欲黏还坠,落泥片片。我自殷勤衔来补,珍重断红犹软。又生恐、重帘不卷。十二曲阑春寂寂,隔蓬山、何处窥人面?休更问,恨深浅。 ----《金缕曲·瀚海飘流燕》
22、婚姻丧葬、奉养父母、吃穿用度,如果没有制度予以节制,天下人都会把奢侈当作光荣、把节俭当作耻辱。 ----《王安石传》
24、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熟的,一类是涉览的;因为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读书指南》
25、《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读书指南》
26、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少年中国说》
27、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最苦与最乐》
28、这就好像深埋在地下的美玉,没有机会显露光芒 ----《王安石传》
29、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