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避免历史上发生的悲剧,但是,假如从事件发生的第一分钟起,就容许持有异见的一方公开表达,容许充分的争论。那么,也许这样的悲剧就只书写在那一页历史中,而不必在未来的历史中,让子孙后代一遍遍地重新记录。 ----《一路走来一路读》
2、“种族歧视的言论会给言论者本人带来非议。 欧洲在很长的历史阶段里,是没有什么今天的国家概念的。其实亚洲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是今天的我们不再去细想那外族侵略,皇帝上吊,全民亡国的几百年殖民史罢了。不想也是对的,因为历史形成的现实永远是对的。我们今天,假如对历史上的外族入侵带来的大片塞外疆土之得,能够处之泰然,那么,在处理历史上的失的一面,似乎也应该更冷静的去思考和理解,更有历史感的处理和对待。 ----《带一本书去巴黎》
3、布莱肯利奇,就像他们的祖父辈,像建立这个国家的早期领袖华盛顿、杰弗逊等一样,仍然保持着罗马古典共和主义的精神,他们用一种正面的态度来对待政治。在他们的眼睛里,政治,就像音乐、艺术一样,是高尚而道德的事业。政治家,就像艺术家、音乐家一样,是一种高尚而美好的生涯。好的艺术家要创作出美好的艺术,好的音乐家要创造出美好的音乐,而一个好的政治家,就要尽职尽责,把恪尽职守做到近乎完美的地步,而成败反而是第二位的事情。道德和荣誉,高于生命和权力。 ----《一路走来一路读》
4、“国家利益”是一个当权者最轻易可以为自己所用的遮羞布 ----《总统是靠不住的》
5、人之所以是人,要有“人性”,要有对弱者的爱和同情。而在扫除人性之后,“科学和理性”,有可能成为非常可怕的罪恶的借口。 ----《像自由一样美丽》
6、有一些地方,那些遭受厄运的人们,面对迫害者不断重复的强盗逻辑,会完全失落了自我,失落了判断的能力。渐渐地,他们开始顺从这样的逻辑,相信自己是有罪的,开始相信迫害者掌握着某种他们还不十分理解的真理,在这样的时候,他们会心理崩溃,失去对善恶的判断能力。不要说孩子,就是成年人的精神都被拦腰斩断,再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撑起他们。
而特莱津集中营里的囚徒和他们的孩子们,精神是健全的。尽管纳粹一再试图证明,犹太人是一个罪恶和肮脏的民族。可是,既是一个十岁的女孩,她都对自己的民族充满自信。孩子们毫不迟疑地握住长辈和老师们伸过来的手,从他们那里摄取知识和文明的养料,摄取力量。他们相信,及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的精神、心灵依然是有所依托的。 ----《像自由一样美丽》
7、不论你所坚持的这种价值观是多么美好,当你要求这个世界只局限于一种价值观的时候,当你的价值观不仅仅表现在严以律己,还发展成苛以待人的时候,这种价值观就可能是禁锢思想的,也可能是危险的,因为它很容易走向极端。 ----《总统是靠不住的》
8、"我们将以自己忍受苦难的能力,来较量你们制造苦难的能力。我们将用我们灵魂的力量,来抵御你们物质的暴力。我们不会对你们诉诸仇恨,但是我们也不会屈服于你们不公正的法律。你们可以继续干你们想对我们干的暴行,然而我们仍然爱你们。你们在我们的家里放置炸弹,恐吓我们的孩子,你们让戴着KKK尖顶帽的暴徒进入我们的社区,你们在一些路边殴打我们,把我们打得半死,奄奄一息。可是,我们仍然爱你们。不久以后,我们忍受苦难的能力就会耗尽你们的仇恨。在我们获取自由的时候,我们将唤醒你们的良知,把你们嬴过来。" ----《我也有一个梦想》
9、某天在图书馆无意间看到了这本书,对于欧洲历史和文学一片文盲而又对知识如饥似渴的我在作者面前觉得自己知之甚少。怀着虔诚的心情和远行的冲动读完这本书,没有旅游手册的感觉,而是觉得对巴黎三百年前的历史和现存的街道建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现在比之前更向往巴黎了,更想去触摸那座历史浓厚充满艺术的圣地。也对自己知识的匮乏深感愧疚,都是小时候不好好读书的过啊。 ----《带一本书去巴黎》
10、这样的问题也可以说是全球性的。前不久,在布拉格研究院负责管理历史档案的年轻历史学家,发现一份1950年的档案,有米兰·昆德拉的告密材料,也引起一场轩然大波。被告密的人差点被判死刑,最后被送到铀矿强制劳动十四年。档案材料提到是大学生米兰·昆德拉的揭发,却没有留下他的笔迹。而米兰·昆德拉本人否认有过这样的事情。此案至今还是个谜。 ----《历史在你我身边》
11、正像托克维尔说过的那样,“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他开始改革的时刻。” ----《带一本书去巴黎》
12、我常常想,人类得到切割时间的能力,确实堪称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因为只有这样,大家才不会混混噩噩一顿水地过下去。人,有了停顿的概念,才会有反省的机会。 ----《在边缘看世界》
13、一个政治领袖最可怕的被腐蚀,不是对金钱的贪婪,而是对权力本身的贪婪;不是嗜钱,而是嗜血。 ----《带一本书去巴黎》
14、关于道德的讨论冲在最前面,因为既然“告”的是“密”,告密者和被告之间应有比较亲密的关系,而告密会有恶果,会带来惩罚。
把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人,送入一个受惩罚状态,是人们按常情常理特别不能接受的事情。 ----《历史在你我身边》
15、书籍是人类思想的载体。禁书却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承认那书本里承载的是“危险的思想。”但历史一再证明,今天看来是危险的思想,明天却会成为常识。一些权势人物判定的危险书籍,却可能是公众知识不可或缺的来源。禁书似乎有理,却从来没有成功。 ----《一路走来一路读》
16、游击战的战略,将打破军人和平民在战争中的角色区别,不可避免地出现军人对平民的战争暴力,这是平民遭受最大死亡、伤害、疾病、饥馑的战争形式。战争的剑会降临到老人、妇女、儿童甚至婴孩的头上,那将是这块土地上从来没有过的最悲惨最苦难的战争。这种伤害到平民的残酷和苦难,将在所有的人中间——不分军人和平民,积累仇怨和报复,将造成整个民族的道德滑坡,正义将离开这个民族。这是一种民族灾难,无人能幸免。 ----《一路走来一路读》
17、只是一点温情
我羡慕你那一点点暖意,我的朋友,
当我带着冷冷的编号数字,爬出我的床,
当我除了冷,没有别的感觉
却仍然被我可爱的梦想环绕。
没有想到要被迫在冰冷的龙头下冲洗
慢慢地,我被淹没,不是在我的羞耻里,而是污秽。
哦,可爱的一点温情,哦,如此亲切得到的温情
我愿意在你的仁慈中温暖我自己。
当我最终醒来,带着一颗沉重的心,
我饥肠辘辘,我哭了
想到我现在必须放弃所有的希望,
我希望自己睡着,睡着,只是睡着。 ----《像自由一样美丽》
18、罗家伦层总结衰落原因,认为:一是“青年做事往往有一鼓作气再衰三竭之势”;二是“第一次学生运动”懂事用功学生负责,“但是到后来久动而不能静,有许多人只知道动而不知道读书,于是乎其动乃成为盲动”;三是,”最初动的学生,是抱着一种牺牲精神,不是为了出风头“,而他们的”名声较大,大家知道得多了,于是乎有许多人以为这是成名的快捷方式,乃是出风头的最好方式,结果个个想起来动,结果必至于一败涂地“;四是后来的各种政治成分加入,“往往起于内部的破裂”。也许还应该说,运动时短暂的事情,能够达到的目标是有限的,自然会衰落。可惜热血沸腾之中,很少有人肯在合适时机见好就收。 ----《历史在你我身边》
19、路易十六的时代,整个贵族阶层和宫廷本身,并不是历史上最坏的时候,甚至可以说,这是坏制度的比较好的时候。这是社会的整体进步所决定的。欧洲在艰巨地逐渐步出野蛮。例如,在中世纪还非常普遍的地牢,已经在法国大革命前100多年就渐渐停止使用了。有许多残酷的纠正,并不是革命,并不是法令,而是“人”自己由于人性的觉醒,开始厌恶残忍。 ----《带一本书去巴黎》
20、看到一篇关于聂绀弩先生的文章,文章作者感慨聂绀弩当年是由于朋友的告密才被送进监狱。被点名的是一些文化名人,他们本身也长期受到政治迫害。后来,我又看到这些说法的来源——一位名叫寓真的作者写了一篇关于聂绀弩档案的长文。爆炸性的揭秘都是来自文中公布的档案材料。这些材料显示,聂先生的罪名部分来自朋友的揭发。 ----《历史在你我身边》
21、人的快乐,是来自于对自己从善的信心,哪怕你是弱的、哪怕你正面对着一个强势力量,你不可能“取胜”,但你有自己的精神乐土。如果你愤恨,你就和对方站到了同一个平面上;只有当你开始怜悯对方,你才终于有能力离开了脚下可悲的境地,你的心开始有能力随着提琴的旋律上升了,你自己就有希望了。人对宗教的寻求,正是循着这样一条路径在走。当一个民族有这样的精神,一个民族就有希望了。面对厄运灾难的态度,面对历史的态度,在表现一个民族内在的力量,也在塑造它的未来。 ----《西班牙旅行笔记》
22、当世界上别的孩子都有他们自己的房间,我们只有“30厘米*70厘米”的一个床位;
别的孩子有自由,我们却生活得像是被锁链拴住的狗;
当他们的衣柜里塞满了玩具的时候,我们在争取让自己的床头有一小块遮蔽的空间;
你要知道,我们只是孩子,就像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孩子一样。
或许,我们更成熟一些(这要感谢特莱津),
可是,我们也是一样的平常孩子。 ----《像自由一样美丽》
23、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
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
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
滴在白色的石头上......
那样、那样的一种金黄
轻盈得翩然直上。
它离去了,我相信,这是因为
它自己要告别这个世界。
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星期,
被囚禁在这个集中营。
可我已经发现,这里有我喜爱的东西。
蒲公英在招呼着我
还有院子里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
只是,我再也没见到另一只蝴蝶。
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蝴蝶不住在这里,
不住在集中营。 ----《像自由一样美丽》
24、历史的进程与一个地区的大多数人的文明进步程度有关,与他们的人性觉悟水平有关。这个进步需要时间,一些被强制省略的过程,常常会在后面的某个时刻,被历史逼着回头重走,甚至可能更加费时费力。 ----《带一本书去巴黎》
25、到了二十一世纪,回头看,我门看到一片道德的废墟。待到试图在废墟上重建道德的是候,我们才发现,一个对超越性事物不存敬畏之心的人类群体,不容易找到重建道德的材料。传统已经是一篇废墟,缺席的德先生和供台上的赛先生却不能给予我们这个民族提供我们亟须道德资源。 ----《一路走来一路读》
26、“雨果是写历史小说的。他写的小说往往远及中世纪。他的《九三年》其实是发生在1793年的事情。也就是说,他的作品的描写对象,远在自己生活的时代之前,是对整整一个世纪前的法国重大历史事件的思考。所以,有时候,当我们看到自己目睹的一段中国历史,已经在各种文人笔下面目全非的时候,就会想,是不是30年的时间沉淀还嫌不够?是不是我们还要等待再经历70年的风雨淘洗? ----《带一本书去巴黎》
27、分析任何一件事情要依据三个要素,时间,条件,地点。民主制度的推进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在不同的要素下,民众的文明程度和民主意识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贸然的推进全民民主制度很可能是危险的。其结果可能是“多数人的暴政”,也可能带来长久的社会动荡,就如同法国大革命后几十年的血腥政治。 ----《如彗星划过夜空》
28、上世纪初,中国也有过关于政体的争论,保皇派的认为应当君主立宪,革命派的主张共和制。各有各的观点,各有各的缺陷,其中还是梁启超比较有远见。任公认为中国民智未开,贸然实行全民的民主是不可行的,人民不懂得利用自己的权利,结果他们的民主权利就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操控,因此他更主张渐进式的改革。中国实际的政治走势,几十年的动荡格局也部分的验证了梁的观点,在这方面梁启超的水平确实比他的老师康有为更为与时俱进。 ----《如彗星划过夜空》
29、在第一个总统诞生之前,他们考虑的的首要问题,不是寻找一个伟人,试图赋予他足够的强权,一边控制住美国的局面。相反的,他们考虑如何推选一个称职的管理者,同时限制他的权力,使得总统和政府都无法干涉人民的生活,使得自由自在的美国人依然自由如故。因此,美国和所有的国家一样不乏伟人,但是这里的伟人没有一个与强权有关。 ----《总统是靠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