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福寺04安福利生--:让心安住于稳定的状态,只有安定的心才能产生智慧。
2、安福寺04安福利生--:活着,要学会接受和适应。不是所有的事,都能称己心意;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顺自己的心;也不是所有的日子,都是春天。总有沟沟坎坎需要跋涉;总有苦涩无奈需要品尝;总有挫折失败需要面对。清浅人生路,简单随缘行,安静地做好自己,才会真正地活出自己。
3、安福寺04安福利生--:无论我们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有才能,多么富有、多么有权势,请不要总去和他人一比高低。大海纵然辽阔,海的尽头还有一片更宽广的天际,所以如果要较量,就和自己的内心较量,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对手——那就是我们自己,自己才是那座难于逾越的最高山峰。克服种种缺点,超越自身的缺陷,才是真正的勇者。
4、善知识总是以各种方便手段来考验我们,当我们内心确实没有杂念和奢望时,我们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因此而更加增强,从某个角度来说,生命的力量亦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无论善知识如何安排,都能坚定地恭敬顺从,真心用功修学,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加持和训练!于善知识,至心敬礼,感恩无尽!
5、念戒,“戒”在平时的生活中表现为“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家居士要遵守家庭社会等各个层面的规范规则,不能“越轨行事”;念天,就是时常忆念诸天的功德,不起欲觉、嗔恚、害觉,安住正知正念。
6、安福寺04安福利生--:《发心最重要》: 发心是修行的方向,心正了前途就是无量光明,心不正就会坎坷不平。心净了遇到坎坷也会当做坦途来感受,心不净遇到好事都会腐蚀了自己。
7、安福寺04安福利生--:1.超脱的心不局于事,高贵的人不役于物。站得越高,越是看远,越是看远,越能看开。2.有决心就没有困难,有信心就没有失败。3.真正的自我救赎,是卸除桎梏心灵的物我枷锁。忘我人解脱,无欲心自在。4.无忧即是福,心宽则无忧,故心宽是福。心宽如海,百福竟来。
8、安福寺04安福利生--:《变不变》:变化的是无常生灭法,不变的才是无生之理。在变化中寻找到不变的就是真心,在不变时看见了万物变化的自在随缘,那就是佛性妙用恒沙!
9、安福寺04安福利生--:心胸狭窄的人,最擅长从别人的话里听出恶意。心胸宽广的人,最擅长从别人的话里听出善意。你把身边的人看成是草,你就被草包围,那你就是草包 !你把身边的人都看成宝,你被宝包围着,你就是聚宝盆。要懂得放大别人的优点、欣赏别人的长处,才能相互协作价值共赢!家之间这样,和任何人之间也是这样!
10、安福寺04安福利生--:转发:《立刻精进用功》:每天都能够精进修行,才是最宝贵的生命!每天悠悠忽忽,就是毫无意义的人生。故经云:各闻强健时,努力勤修善。安可需待劳,欲何乐乎?
11、安福寺04安福利生--:最痛苦的时候,可能是最开阔的时候;最脆弱的时候,也可能是最坚强的时候。告诉自己:“不要逃避痛苦,要好好利用它,变得更具慈悲心和利他。”毕竟,痛苦能教导我们慈悲。若你曾经受苦,你会了解别人受苦的感觉。而如果你是在帮助别人,受苦可以让你理解和产生慈悲心,裨益你帮助别人。
12、安福寺04安福利生--:有人对幸福熟视无睹;有人对幸福习以为常;有人对幸福梦寐以求;有人对幸福求之不得,幸福是每个人永不疲倦的追求。但,只要别把幸福的期望值提得高不可及,只要别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以一种平凡的心态求之,就会发现,幸福,其实就在俯仰之间;幸福,其实就在你我身边。
13、安福寺04安福利生--:八戒养心 1、戒躁,别轻易易发脾气; 2、戒卑,别认为处处不及旁人; 3、戒傲,别总是自鸣得意; 4、戒妒,别妒忌别人,总希望别人栽跟头; 5、戒愁,不要生活在忧虑中; 6、戒慎,不要提心吊胆; 7、戒悲,别让不幸的事常浮现; 8、戒疑,别总以为别人暗算自己。
14、安福寺04安福利生-::岁月给予你的任何磨难都是为了成就一个与众不同的你。有时候,是我们自己想太多,才让自己如此难受。真正的人生,是内心郁郁葱葱蓬勃灵动地对生活的热爱,真正的幸福,是内心坦坦荡荡从从容容的宁静祥和。那些高低起伏,那些曲折坎坷,只是为了引领我们去看一处更高远更瑰丽的风景。
15、安福寺04安福利生--:在修行上,佛又告诉我们,这一生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改善我们的生命,包括改善我们的身体状况、思想状况和行为状况,如果这三种都得到改善了,就叫“众善奉行”!(摘自《退一步并不难》达照法师/著)
16、安福寺04安福利生--:《以退为进》: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兔走乌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禹治九州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17、安福寺04安福利生--:立志,博学,承担,感恩,认错,博爱!如此,一生受用亦足矣!
18、安福寺04安福利生--:修行人也会遇到疾病、灾祸或不如意的境界,这些都是因缘和合的果报。修行,是要修正我们的心、修正我们的行,是从自己内心开始改变,让它越来越清净、智慧、慈悲,从而让自己的果报越来越清净圆满。学佛不等于“变身”,立刻就无病无灾、诸事顺遂,这是误解佛法,不明白什么是修行。
19、野鹤排云容或上,铁梅冲雪略无忧。
随波逐浪终非计,闲看清溪碧水流。
20、人生境遇何须料,岁月无痕独自游。
寄语如今营营客,回光一照是来头。
21、安福寺04安福利生--:善行是一个人生命中唯一快乐的行动。其实善行并无大小之分,每一个良好的行动皆是:对人常保持微笑,是善行;引导一个浪子走上正轨,是善行;原谅别人的无心之过,是善行;转发一条给人力量的短信,令人释怀,是善行。善行,并不需要等待自己有相当基础时才去做,而是随时随地的去实行。
22、安福寺04安福利生--:幸福不是大悲大喜,不需要轰轰烈烈,是自己心灵的感受。当我们放开了成见和狭隘,在内心的宁静中去对待人和事,会发现谁的祝福都温暖,谁的问候都温馨,谁的握手都真挚,谁的微笑都充满善意。人生其实不苦,心纠结才苦;道路其实都在,不必计较平坦不平坦。是路,都好;走在路上,就好。
23、安福寺04安福利生--:《人德大事》:做人的道理就是人德,有两种:一是断德,就是断除给人伤害的五种行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二是智德,就是发掘人们美好的五种品行:仁慈、正义、礼仪、智性、诚信。只有断除缺德、提高品德,才是做人的根本大事,其余都是枝末小事。
24、安福寺04安福利生--:《目标》:人生没有目标就会感到迷茫,畏畏缩缩徘徊终日,晕头转向莫衷一是。目标一旦定下来,便可以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势不可挡地奔向前方,所以目标的力量是无穷的。佛教的每天发愿,就是不要忘记生命的目标,宇宙吸引力法则也是想要什么就会得到什么。还不奋起精进,更待何时呢?
25、在修行的路上,就是不停地启用慧眼内观自我和擦亮眼睛外看世界,你会发现不认可的自己和不认可的世界,同时也会发现久久追寻的自我和难以置信的世界。进步就是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和全新的世界,感叹不已,寂静无语!
26、戒是基础, 定是方法 ,慧是目的。
无言说道 ,不染世法 ,远离贪着 ,一念省查 ,反复关照 ,心甘情愿地不再建立一个我来满足欲望的需求。
27、安福寺04安福利生--:
不要抗拒境界,一切境界都是自心的显现,抗拒境界就是抗拒你的心。对众生好,就是对自己好。如果能永远宽恕众生,我们的心境就一天天进步,倘若动一个念头去排斥、伤害众生,等于伤害了自己的慈悲,失去了寂静安祥。这就像对别人起瞋恨心,对方还不知道,自己的内心就已经遭到染污了。
28、安福寺04安福利生--:《心量大》:心量大才是真菩萨,心量大包容全天下,心量大啥都不害怕,心量大妄想全都挂!心量大事业也就大,心量大才能建广厦,心量大众生才能化,心量大佛道脚底踏!
29、安福寺04安福利生--:《质量》: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里,这杯水立即变色,不能喝了;一滴墨汁融在大海里,大海依然是蔚蓝色的大海。为什么?因为两者的肚量不一样。不熟的麦穗直刺刺地向上挺着,成熟的 麦穗低垂着头。为什么?因为两者的份量不一样。宽容别人,就是肚量;谦卑自己,就是份量;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质量。
30、安福寺04安福利生--:1.人有两只手,一只用来助人,一只用来助己。利人乐己,成人达己。2.幸福是爱心的产出,播种爱心,才能收获幸福。3.最应该感激两种人:一是指出你缺点的人,二是示予你真理的人。4.心清月明,意净天青。清净者,众妙众美之源也。5.康乐就是富有,安定就是祥和,不争就是智慧,无愧就是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