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不问西东?语塞的很多,盲从凑热闹,追随潮流跟风,害怕被抛弃。我想如果每一个人都只是奔涌而上去参加一些狂欢 ,而没有自我的定力 ,灵魂的成熟 ,和独立的声音 ,怎么会有成长,进而精神成人?会通中外,并育德才,方可复兴中华文明。生命是有维度的,不仅在于他的长度,还有宽度和深度;有的人活着却死了,如同行尸走肉,有的人死了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王国维“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真正的大学问,是为人类文明的传承播扬大善大美,大德大爱,有了西东,格局就小了很
●潮落潮生,几换人间世。 ----王国维
●垂杨门外,疏灯影里,上马帽檐斜。紫陌霜浓,青松月冷,炬火散林鸦。
酒醒起看,西窗上,翠竹影交加。跌宕歌词,纵横书卷,不与遣年华。 ----王国维《少年游》
●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故知解人正不易得。 ----王国维《人间词话》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1)周邦彦【苏幕遮】:“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2)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王国维《人间词话》
●他说杜甫这八首诗之所以好,是因为它的声音、它的语言、它的结构、它的词汇。文学批评就从作者转到了作品。那后来西方人又说作品还不是关键,是看读者的接受、读者的反应,是接受的美学,是aesthetic of reception,是reader response,是接受的美学,是读者怎么接受的。可是王国维他没有这些理论,但他所讲的是他自己作为读者的授受啊,寻三首原来的词末必有成大事业、大学问的境界的读者,才从柳永他们这些人的词里面读到成大事业、大学问的这三种境界。没有王国维的修养,你读不出这三种境界来的。这是读者的反应。 ----叶嘉莹《小词大雅》
●(1)冯延巳【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2)韦应物【寺居独夜寄崔主簿】:“幽人寂无寐,木叶纷纷落。寒雨暗深更,流萤渡高阁。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3)《全唐诗》卷六:孟浩然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云:“浩然尝闲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华赋诗作会。浩然句云「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举座嗟其清绝,咸阁笔不复为继。” ----王国维《人间词话》
●昨夜书中得故纸,今朝随意写新诗。
长捐箧底终无恙,比入怀中便足奇。
黯淡谁能知汝恨,沾涂亦自笑余痴。
书成付与炉中火,了却人间是与非。 ----王国维《书古书中故纸》
●书成付与炉中火,了却人间是与非。 ----王国维《书古书中故纸》
●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 ----王国维《王国维讲国学 季风编》
●漫言花落早,只是叶生迟。 ----王国维
●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 ----王国维《人间词话》
●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
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
则于此道已过半矣。 ----王国维《人间词话》
●(1)周邦彦【解语花】(元宵):“风销焰蜡,露□〔邑加水旁〕烘炉,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2)秦观【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上秋下瓦〕。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僵换成革旁〕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王国维《人间词话》
●谁道江南春事了,废苑朱藤,开尽无人到。
高柳数行临古道,一藤红遍千枝杪。
冉冉赤云将绿绕,回首林间,无限斜阳好。
若是春归归合早,余春只搅人怀抱。 ----王国维《蝶恋花·谁道江南春事了》
●美人消息隔重关,川途弯复弯,
沉沉空翠压征鞍,马前山复山。
浓泼黛,缓拖鬟,当年看复看。
只余眉样在人间,相逢艰复艰。 ----王国维《阮郎归》
●倦凭阑,低拥髻,丰颊秀眉,犹是年时意。昨夜西窗残梦里,一霎幽欢,不似人间世。
恨来迟,防醒易。梦里惊疑,何况醒时际?凉月满窗人不寐,香印成灰,总作回肠字。 ----王国维《苏幕遮》
●蝶恋花
民国·王国维
窈窕燕姬年十五,
惯曳长裾,不作纤纤步。
众里嫣然通一顾,
人间颜色如尘土。
一树亭亭花乍吐,
除却天然,欲赠浑无语。
当面吴娘夸善舞,
可怜总被腰肢误。
赏析:有一种相遇叫“我的眼里只有她”,是在群芳中发现了鹤立鸡群的女神。人世间有百媚千娇,我独恋你那一种。
那个燕姬,身姿窈窕,年方十五,拖曳长裙,却没有那种做作的纤纤细步。众人中嫣然一笑,顾盼神飞,光彩照人,人世间的其他美色便如尘土。
她像一株亭亭玉立的树,刚吐露出芬芳的花朵。除了“天然”两个字,还有什么词能够形容她呢?想想那些自夸的吴娘是何其的做作,失去了天然的风韵。
●风月·记异世神级鉴赏大师
自古诗词之道在意境,而意境之构成又依仗于具体的诗句和字词。自古诗歌三重境,王国维《人间词话》有言:欲成大事者,必有三境。然则老夫犹思,世上岂无第四境否?终日苦思,全无结果,乃遂作立此书,以供诸君同为探讨,以诗入道。
月生沧海时 掀开这 迷昧诗情 幻象
静听自在天 梵花落 三千是非 情障
谁拈起 大千世界的一瓣因果 无常
心似琉璃 却为谁执迷 陷红尘 万丈
无边风月 隔断 奈何彼岸的渡口
许一场 大梦无期的等候
纵然勘破痴妄 却依然 不想放手
浮生灯火 皆在相思 眉头指间的风 匆匆来去 吹散那些 过往
哪年哪日 悄然情动 几欲为你 痴狂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跳出人生看人生,一切只是云淡风轻。 ----王国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三大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第一境界可以理解为“明”,此境界为登高远,“望尽天涯路”,把握全局,明确自己所追寻的目标与方向,是最初的求学与立志之境。
第二境界为“行",词境界为不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为了实现远大目标理应坚忍不拔、“衣带渐宽”,这也是极其重要的。
第三境届为“得”之境界,第一境界与第二境界都做好了,功到自然成。 ----王国维《人间词话》
●(1)《诗·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3)王绩【野望】:“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国维《人间词话》
●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 ----王国维
●当时草草西窗,都成别后思量。 ----王国维
●(1)姜夔【杨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2)姜夔【点绛唇】:“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往。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3)姜夔【惜红衣】见三六注。 ----王国维《人间词话》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王国维《人间词话》
●(2)薛道衡【昔昔盐】:“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4)姜夔【翠楼吟】“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酉甫〕初赐。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王国维《人间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