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孟德斯鸠的名人名言
日期:2018-07-19 20:53: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孟德斯鸠的名人名言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往往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地方才休止”。权力具有天然的膨胀性和向恶性,只要缺乏足够约束监督,任何权力都会生出腐败,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孟德斯鸠

  ●君士坦丁堡的人民永远是分成两派的:“蓝派”和“绿派”。这两派是从观众剧场中对某些优伶的不同程度的捧场而产生出来的。在跑马场里,穿着绿衣的驭者和穿着蓝衣的驭者争夺黄金。观众每个人都是热狂地参加到一派里面去的。帝国的每一个城市都有这两派,它们按照城市的大小,这就是说,按照一大部分人民的闲散程度,相互间进行着不同激烈程度的斗争。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社会人群的集合体,而不是他们各自本身 ----孟德斯鸠

  ●在罗马有一种尊严法(1oi de majesté),这种法律是针对着想危害罗马人民的人们的。提贝留司利用了这个法律,不过他不是用这个法律来对付原来规定对象,而是用来对付他所憎恶的或不信任的一切人。受这个法律所管束的不单单是行动,而且有言语表情、甚至思想,因为在两个朋友之间相互倾诉的由衷之言是只能被视为思想的。在宴会上面于是不再有自由亲戚之间也不再相互信任奴隶中间也不再存在忠诚君主的伪善和阴郁感染了所有的人。友谊被看成是一种危险的暗礁;讲真心话被认作冒失的行为美德则只不过是可以在人们心中引起回忆往日幸福的一种矫揉造作表现罢了。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在必然身份差别的国家里,就必然有特权的存在。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奥古斯都的一切行动,他的一切命令显而易见目的是在于建立君主制度。苏拉放弃了独裁的大权;然而,在苏拉的一生中,甚至在他的残暴行为中,人们都看得到一种共和的精神。他的一切命会,尽管是执行得十分残暴不仁,结果总是在于保持某种形式的共和。急躁的苏拉用暴烈的办法把罗马人引向自由;奥古斯都这个狡猾暴君却用温和的办法把他们引向奴役。在苏拉的统治之下,共和国恢复自己力量,但是大家却都呼叫着暴政;在奥古斯都的统治之下,暴政加强了,但是人们谈论的却只是自由。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当我们和他人交谈时,要特别留意,因为这时正是人家对我们“评价”的时候 ----孟德斯鸠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

  ●我们在那些同我们一样虚荣的人们面前讲话,他们虚荣心折磨的程度恰与我们虚荣心得满足的程度相等 ----孟德斯鸠

  ●人类极其具有希望感和恐惧感。没有地域天堂宗教就不会取悦于人类。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真正的聪明人能感觉到那些其他人仅仅知道的事物 ----孟德斯鸠

  ●平平庸庸最安全 ----孟德斯鸠

  ●对于国家来说,一个国王的暴政的害处比起不关心公共利益对一个共和国的害处还要小些。一个自由的国家的优点是它的收入分配比较好,但如果分配得较差的时候,则自由的国家的优点是它根本没有宠臣;但是当事情不是如此,不是使国王的朋友和双亲发财,而是使参加政府的一切人的朋友和双亲发财的时候,那末一切便都垮台了。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一切有权利的人都会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从事物的性质来看,要防止权力被滥用,那只有以权力制约权力。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在蒙昧时代人们犯下滔天大罪也会无动于衷,在启蒙时代,人们即使极尽善道仍然惊惶不恐,我们感受到旧时代的弊端同时也感受到纠正这些弊端的做法,甚至也看到了纠正这些弊端本身所显现的弊端。对于邪恶,我们并不会去触及它,如果恐惧改革而会使弊端变得更糟的话,对于善良不妨可以去触及它,前提是对进一步的改革持怀疑态度的话,我们对局部研究是为了对整体做出判断研究所有的原因,是为了审视所有的结果。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后人对他的估价,和对其他一切事物一样,好或者是坏都会受到命运的任意摆布。任何一个国王如果他为后来占了统治地位的党派所战胜,或是他想消除掉留在他身上的偏见的话,那他的名誉总是要遭受捐害的!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服从一个国王的人们比起生活在世袭的贵族制度下的人们来,他们所受到的嫉妒痛苦要少些。国王离开自己的臣民很远,以致他们几乎看不到他;他是这样有力地君临在他们之上,以致他们竟然不能想象在他们之间会产生什么不愉快的关系;但是占统治地位的贵族却是大家都能看到的;他们并不是这样高高地在其他公民的上面,因此公民们便总是能够做出不愉快的比较。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魅力通常是在智慧之中,而不是在容貌之中,因为美丽的容貌一下子就显示出来,并且几乎隐藏不住任何东西。可是智慧只是在人愿意这样做的时候和在他所希望的程度上才一点一点地显示出来。智慧把自己隐藏起来是为了在后来显示自己,并且产生一种造成魅力的惊讶。魅力较少发现面貌特征,而较多发现于言谈举止;因为言谈举止时刻发生变化,并且能够在任何时候创造使人惊讶的事物。一句话一个女人只有通过一种方式才能是美丽的(belle),但是她可以通过十万种方式使自己变得可爱(jolie)。 ----孟德斯鸠《论趣味

  ●在人之上,要视别人为人;在人之下,要视自己为人。 ----孟德斯鸠

  ●If men were perfectly virtuous, they wouldn’t have friends.
如果一个人是道德完人,他不会有朋友。 ----孟德斯鸠

  ●魅力决不是取得的东西。要取得魅力,首先得天真。然而人们又怎样才能做到天真呢? ----孟德斯鸠《论趣味》

  ●善意嘲笑是一种有害于人之良性,有利于才智的讲话方式。 ----孟德斯鸠

  ●在东方,人们总是要娶许多妻子,为的是取消她们在我们这样气候的国家中对我们所具有的极大势力。但是在君士坦丁堡,只许有一个妻子的法律却给妇女巨大的权力:这样的情况往往使统治变成软弱无力。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变坏的绝不是新生一代,只有在年长的人已经腐化之后,他们才会败坏下去。 ----孟德斯鸠

  ●在开始的时候,罗马并没有卫戍地。他们把他们的全部信任放在他们沿河驻扎军队身上;在那里,每在一定间隔的地方都筑有塔楼以供士兵居住。 但是当人们只有坏军队的时候(常常甚至没有任何军队留下来),边界不再能保卫内地,它就需要设防了。于是设防的地点比较多,但兵力却比较少了;逃避的地点比较多,但安全反而比较少了。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早期罗马人中间的神职人员并没有从公民社会中被排除出来,而且可以在其中担任职务,但他们却不关心它的事务。当基督教确立起来的时候,同世俗事务更加隔离的神职人员,就稍稍地干预世俗的事务了;但是,当帝国陷于衰颓,只有僧侣才是神职人员的时候,这些由于一种特殊的誓愿而必须逃避和害怕世俗事务的人们,却利用一切机会来干预这些事务了。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状态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一切拥有权力的人都有滥用权力为自己谋求私利倾向 ----孟德斯鸠

  ●大自然者既然在人间造成不同程度的强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斗争,使弱者不亚于强者 ----孟德斯鸠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孟德斯鸠的名人名言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