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条受人敬仰的好莱坞格言警告说:“电影讲究的就是最后二十分钟。”换言之,一部影片要想在世上有成功的机会,最后一幕及其高潮必须是最最令人满足的体验。因为,无论前面的九十分钟成就了什么,最后一节如果失败的话,这部影片在首开周末就会死去。 ----罗伯特·麦基
2、若想炮制小情节和反情节作品,作家必须顺应或者反着这一预期来进行操作。只有精心而富有创见地将经典形式揉碎或弯曲,艺术家才能导引观众感知到潜藏在小情节中的内在生活或接受反情节的荒诞冷酷。但是,作家怎么能够富有创见地将连自己都不明白的东西进行缩微或逆反呢? ----罗伯特·麦基
3、主人公追寻一个不可企及的欲望对象。他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采取某一特定的行动,其动机来自这样的想法或感觉:这一行动将会导致世界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成为达成其欲望的一个积极步骤。从这一主观的视点来看,他所选择的动作似乎是最小的、保守的,但足以产生他所需要的反应。但在他采取这一行动的瞬间,其内心生活、个人关系、个人外世界或这一切组合而成的客观领域,会做出一个与他的期望大相径庭或比他的期望更为强烈的反应。 ----罗伯特·麦基
4、主动主人公在欲望追求中采取行动时,与他周围的人和世界发生直接冲突。 被动主人公表面消极被动,而在内心追求欲望时,与其自身性格的方方面面发生冲突。
5、故事的灵感也许是一个梦,其最后效果也许是审美情感,但只有当作者沉迷于严肃思想时,一部作品才能从一个开放式的前提,进展为一个圆满的高潮。因为艺术家不仅需要表达思想,还需要证明思想。仅揭示出某一想法是远远不够的。观众不仅需要理解,还需要相信。你要让全世界观众都在离开你的故事之后,依然相信你所讲述的故事是对人生的一个切实比喻。 ----罗伯特·麦基
6、我们人生中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自我分析、试图领悟我们的人性并化解其中的一切纷争。 ----罗伯特·麦基
7、生活教导我们,任何人类欲望的价值尺度与对它的追求所冒的风险都是成正比的。价值越高,风险便越大。我们将最大的终极价值赋予那些需要最大终极风险的东西——我们的自由、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灵魂。 ----罗伯特·麦基
8、在生活中,体验需通过事后的反思变得有意义;而在艺术里,体验在其发生的那一瞬间马上就会具有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故事在本质上是非理性的。它并不是通过论文中的那种枯燥的理性思辨来表达思想。但故事也并不是反理性的。
9、观众想知道的是,在当下的刀锋上活着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在今天做一回人到底又意义何在? ----罗伯特·麦基
10、如福尔摩斯法官指出,我们必须相信思想的自由市场。如果每一个人都被赋予一份发言权,即便是非理性激进的或残酷反动的,人类也会从所有可能性中挑拣出正确选择。没有一种文明,包括柏拉图的在内,是因为其公民明白了太多真理而招致毁灭的。 ----罗伯特·麦基
11、我们的写作水平应该在他们之上。观众希望我们把他们带到极限,带到所有问题都得到回答、所有情感都得到满足的地方——故事主线的终点。 ----罗伯特·麦基
12、大多数人都在浪费他们的宝贵时间,死的时候都带着一种未偿宿愿的遗憾。 ----罗伯特·麦基
13、悲观现实是人们急欲回避的严酷真理。 ----罗伯特·麦基
14、经验丰富的作家绝不会相信所谓的灵感。灵感往往只是从你头顶上摘取的第一个想法,而在你头顶上趴着的是你所看过的每一部电影、读过的每一部小说,它们所提供的只是可供你满把抓捞的陈词滥调。 ----罗伯特·麦基
15、每个人都要活出他自己所特有的自尊,每个民族也是。大家都有自尊,就可以携手前行,互相拍一下肩膀。 ----郝明义
16、勇于创新的作家不仅能把握时代的脉搏,而且还具有远见卓识。他们将双耳紧贴着历史的墙壁,随着事物变化,感觉出社会趋向未来的方向。然后,便创造出打破常规的作品,并将这些类型带给下一代。 ----罗伯特·麦基
17、年轻人被教诲说,好莱坞和艺术是相对的。因此,那些初出茅庐者为了被人视为艺术家,便落进了这个圈套,他们写作剧本的目的并不是因为它是什么,而是因为它不是什么。他们为了避免商业主义的污染,便回避了闭合结局、主动人物、时空顺序以及因果关系。结果,其作品便被矫揉造作所荼毒。 ----罗伯特·麦基
18、从灵感得到激发的那一刻起,你便进入了虚构的世界以寻找一个设计。你必须在开始和结尾之间建立起一座故事之桥,一个可以从前提一直跨越到主控思想的事件进展。这些事件回响着一个主题的两种互相矛盾的声音。在一个序列接着一个序列,且常常细化到一个场景接着一个场景的设计中,正面思想及其负面的反思想一直都在争论,你来我往,创造出一个戏剧化的辩证论战。而在高潮中,这两个声音里将有一个胜出,成为故事的主控思想。 ----罗伯特·麦基
19、世上绝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故事。一个诚实的故事只可能在一个地点和时间内适得其所。 ----罗伯特·麦基
20、在现实中,由于善与恶在人性中所占的比重相等,恶压制善和善战胜恶的机会相同。我们既是天使也是恶魔。如果我们的天性能向任何一边稍稍倾斜,那么所有的社会难题早在几个世纪以前就会被解决干净。但是,我们是那样的分裂,以致不可能确知我们彼时将会是什么样子。此一时,我们建造了巴黎圣母院;而彼一时,却建造出奥斯威辛。 ----罗伯特·麦基
21、也许是出发太久,我竟然迷失在旅途。我最亲爱的朋友,你让我再一次醒来。
故事里始终都有爱,无论有什么样的艰难。 ----许巍
22、生活教给我们这一宏大原则:看似如此其实并非如此。人不可貌相。表面特征下掩盖着一个深藏的本性。无论他们言说什么,无论他们举止如何,若要了解深层的人物性格,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他们在压力之下做出的选择。 ----罗伯特·麦基
23、在可知的范围内写作吧。一个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世界会把人的大脑拉抻成一纸薄片,使得我们的知识流于表面和浮浅。而一个有限的世界和有机界定的人物设置才能让我们拥有知识的深度和广博。 ----罗伯特·麦基
24、故事衰竭的最终原因是深层的。价值观、人生的是非曲直,是艺术的灵魂。作家总要围绕着一种对人生根本价值的认识来构建自己的故事——什么东西值得人们为他而生、为它而死?什么样的追求是愚蠢的?正义与真理的意义是什么?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作家与社会已经或多或少地就这些问题达成共识,而我们的时代却变成了一个在道德上和伦理上越来越玩世不恭、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时代——一个价值观一个价值观混乱的年代。例如,随着家庭的解体和两性对抗的加剧,谁还会认为他能真正明白爱情的本质?即使你相信爱情,那么你如何才能向越来越怀疑的观众去表达?一群 ----罗伯特·麦基
25、主人公必须至少有一次机会达成欲望。 ----罗伯特·麦基
26、故事是生活的比喻,而生活是在时间中度过的。所以,电影是时间的艺术,而不是造型的艺术。 ----罗伯特·麦基
27、当观众意识到故事正在飘向令其感到沉闷乏味或没有意义的虚构现实时,便会产生一种疏离感并进而真正离去。这一点对所有智慧敏感的人都同样适用,无论其收入、背景如何。 ----罗伯特·麦基
28、在故事的内核中装的是“实质”,就像在一个原子核中旋转的能,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更听不到,然而我们的确知道它并能感觉到它。故事的材料是活生生的,但也是无形而不可触摸的。 ----罗伯特·麦基
29、历史,起起伏伏,可是应该可以这么说:每个时代,清醒的人多,那个社会就能振作起来;清醒的人少,那个社会就会走入灭亡,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清醒,但最起码应该要求自己清醒。 ----郝明义
30、我们去看电影,进入一个令人痴迷的新世界,去设身处地地体验一份初看起来似乎并不同于我们,而内心却又和我们息息相通的,另一个人的生活。体验一个虚构的世界,却照亮我们的日常现实。我们并不希望逃避生活,而是希望发现生活,以焕然一新的试验性方式,去运用我们的思想,宣泄我们的情感,去欣赏,去学习,去增加生活的深度。 ----罗伯特·麦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