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可以微谋,仁可以托财。
3、按其实而审其名,以求其情;听其言而察其类;无使放悖。
4、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5、不知理义,生于不学。
6、谦谦君子,自强而示弱,示弱而有终,有终而劳谦。
7、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
8、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吕不韦
9、善学者,借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不韦
10、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1、言之易,行之难。 ----吕不韦
12、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抽干湖水来捕鱼,怎么可能捕不到? 但是明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怎么可能打不到? 但是明年就没有野兽了。) ----吕不韦
13、夫乐有适,心亦有适 ----吕不韦
14、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 ----吕不韦
15、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16、甘露时雨,不私一物。 ----吕不韦
17、疑邻窃斧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掘于谷而得其斧 。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其邻之子非变也,已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
18、事随心,心随欲。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 ----吕不韦
19、察己可以知人,察古可以知今。
20、黎丘丈人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女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见其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疑似之迹,不可不察,察之必于其人也。夫孪子之相似者,其母常识之,知之审也。
22、全则必缺,极则必反。 ----吕不韦
23、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
24、言极则怒,怒极说危。 ----吕不韦
25、高阳应造屋
高阳应将为室家,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加涂其上,必将挠。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高阳应曰:“缘子之言,则室不败也——木益枯则劲,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
26、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豪士之自好者,其不可漫以污也,亦犹此也。 ----吕不韦
27、吞周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
28、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吕不韦
29、人以自是,反以相诽。 ----吕不韦
30、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益所见知所不见。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 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吕不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