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关于李斯的座右铭
日期:2018-03-17 22:10: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关于李斯的座右铭

  ●瓦格纳,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歌剧改个家。歌剧作品:《黎恩济》、《漂泊的荷兰人》、《汤豪舍》、《罗恩格林》。在巴黎期间,认识了李斯特,后来娶了李斯特的女儿柯西玛为妻。

  ●处卑贱之位而不计者,此禽鹿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李斯《史记 李斯列传》

  ●“人生不就像刻章一样吗?要一点一点刻,慢慢刻不可操之过急!因为越是用心做出来的东西越是能经得起时间风雨洗礼!”——vealy·Li

  ●秦始皇焚书,目的是禁绝游士,废除私学。李斯小儿建议,可谓‘愚民政策’的最露骨的表现。其目的是相当明显的,即维护刚刚诞生中央集权官僚制度。这种赤裸裸的愚民政策,被后来的读书人连篇累牍地痛骂。其原因无他,自然认为若生在秦世,不仅自己的‘功名’无着落,且有可能被活埋。于是乎,也就更加珍惜‘当代明君’所提供的科举之途。然而,科举制,特别是‘八股取士’这个大陷阱,把全中国的读书人都圈在四书、五经之中,以八股绳索严严肃肃地捆住思想,其危害却实甚于焚书。秦坑儒不过460人,而科举制所坑的,何止万亿!科举制亦同样造成了官本位社会所谓‘人治’大于‘法治’的弊端。做了官的,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可他在求学、应试时所受的屈辱,却足以使其丧失人姓 ----《重生之大涅磐》

  ●他是喜欢独处的人,他是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的人,他是为自己寻找生活乐趣的人,并且去实践的人,但是为什么这些人他们就需要身边经常出现不同的,更换不同的对象,因为他们的乐趣不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他们的乐趣在外面的对象,在外部的刺激,在外部环境给他带来的新鲜感,因为他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他已经找不到新鲜感了. ----曹昇《流血的仕途 : 李斯与秦帝国

  ●无心之失在所难免,滴水不露岂会无心 ----李斯《秦时明月伍之君临天下

  ●就是因为自己和李斯特沟通不够,遇到事情都是自己默默干了,所以他根本没有意识发生过多少问题,有多少工作量,难度有多大。于是,他就不认为承担这些职责的人是重要的。鉴于他不认为你是重要的,他就不会对你好,甚至可能对你不好。 ----《杜拉拉之似水年华

  ●大知似狂,不痴不狂,其名不彰。 ----曹昇《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

  ●以色事人,色衰则爱弛,以权交人,权败而交亡。被打倒的失势官吏,对仍然在位的昔日同僚来说,就好比是传染病患者,于是纷纷要和他划清界限,惟恐避之不及。李斯虽然伤感,却并不惋惜。他知道,只要他再度掌握了权力,这些朋友们一定会厚着脸皮,去而复来的。 ----曹昇《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

  ●“以前,写一封信,寄几天,收一千字思念等待收信成为彼此最浪漫的纪念!现在,写一封信,按一个键,千字倾慕,给一个陌生人写信成为自己意想不到青春记忆!"——vealy·Li

  ●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处耳!’ ----司马迁《史记》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白头
再英勇的将军终于难逃一败,败于光阴,败于死亡。 ----曹昇《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

  ●对我怀有善意的人,应该重视的是我的才能精神内涵,而不是外表现象。 ----李斯特

  ●公元前213年,李斯向嬴政上呈一道奏折,他建议整个帝国应当统一言论与思想,一切违背帝国统治理念书籍,都应彻底摒弃焚毁。面对李斯的提议,嬴政没有丝毫的犹豫,因为这位划时代改革者,在一次次打击面前,开始质疑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妥协,此时的嬴政决定重新竖起法家治国的大旗。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勇敢承认事实,比选择逃避会更加容易让自己得到幸福!”——vealy·Li

  ●秦朝法家代表人物李斯,曾以外“省”人身份得秦始皇信任位置丞相,最后结局也有类似一叹,在刑场被问斩前对儿子说:“如今只愿到郊外猎狐,也是不可能的事了。”人总是因为贪到尽头再失去一切,才发觉平常心平常事已是一乐也。问题是李斯不过是机关算尽后押错注,错废太子、错与赵高联线而已。而陈水扁的贪污手法,正如李敖所说:笨。 ----林夕《就算天空再深》

  ●爱情能减少女人的文弱,增加男人勇气。 ----李斯特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李斯《谏逐客书》

  ●今月犹是古时月,而今日之朋友,已不是古时之朋友。古人云,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以升沉中路分。朋友之义,在于始终相与,不因死生贵贱而易其心。而今天下俗薄,朋友二字,已远不如昔日那般足堪珍贵轻易不许。
曾经,“朋友信之”,孔子之志也;“车马衣裘,与朋友共”,子路之志也;“与朋友交而信”,曾子之志也。如今,恋人分手,说,让我们还是作朋友吧。酒席上,说,是朋友的话,一口闷。
不过也难怪。在古人看来,交际以礼为重,交友以情为主。如今交友,多半以利为先,有贪其财而交,有慕其势而交,有爱其色而交。是以初隆而后薄,始密而终疏,焉能长久。 ----曹昇《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

  ●“人和人之间的相处真的很奇妙!奇妙在于你和TA能无话不谈,谈生活、谈工作、谈梦想……然而,你和另外的一个TA或TA却未必能这样?大概是因为,你们之间都拥有同一样的频率!频率对了话题就来了,话题来了能分享的就更多了!”——vealy.Li

  ●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心管中流通着的心液。 ----李斯特

  ●大家会发现给予要比接受更令人快乐。你们千万不要误解我在给予的时候,是不是我的自我在流失,我的自我在消耗,而且全消耗到他去了,这是完全错误的一种观念。因为你能够给予,所以说明你很富有,说明你很丰富,说明你很强大。 ----曹昇《流血的仕途 : 李斯与秦帝国》

  ●剽悍的人从不自己做梦,而是成为别人的梦。 ----曹昇《流血的仕途 : 李斯与秦帝国》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李白《行路难·其三》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李斯

  ●故乡,多么温暖名字,阔别已久,游子来归,不亦动情乎!但李斯却不敢归乡,至少不是现在,非为情怯,实乃心虚。他可是整个上蔡郡的骄傲啊。在乡亲口中,他是神话般的人物,在儿童心中,他是榜样和梦想。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父老乡亲们总爱念叨着这句话,向外乡人夸耀着他,象夸耀着自家的兄弟孩子。他怎能就这样失败地归来!尽管乡亲们都是善良淳朴之人,但他口才再好,又怎挡得住他们那痛惜失望眼神。而更有那些幸灾乐祸者,一定会乘机挖苦道,我早就知道,李斯这小子好景长不了,这不,灰溜溜地跑回来了不是。 ----曹昇《流血的仕途 : 李斯与秦帝国》

  ●书法,非专业之业也。书法专业之业者是不能成为书法家的,历史上也没有一个专业书法家的。李斯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任宰相;蔡邕任祭酒、中郎将;钟繇任宰相、太傅;王羲之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王献之任中书令;颜真卿任平原太守、礼部尚书、太子太师;柳公权是状元及第,太子少师;苏东坡是礼部尚书,更是大文学家;赵佶赵构是皇帝……书法虽讲究技巧,但要写出特色、写出气势、写出情趣来,没有渊博的知识、非凡的精神气质不同寻常经历、过人的悟性以及时代的底气支持江山之助,不能成功。 ----陈传席《西山论道集》

  ●一场完美心碎需要所有正确音符。有些时候,心碎中的人会感到音乐史孤独感受的唯一伴侣。也许我们想要的不是歌曲含义,而是那份萦绕其中的悲伤。从天才李斯特,到约翰内斯·勃拉姆斯,音乐家的作品和他们的爱情密不可分。心形对爱情的代表从何而来,心形的秘密又有谁知? ----梅根·莱斯洛琦《心碎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李斯

  ●露竹风蝉昨夜秋,百年心事付东流。
明霜义分成虚话, 阜俗文章惜暗投。
长笑李斯称溷鼠,每多庄叟喻牺牛。
五湖烟水盈归梦,芦荻花中一钓舟。 ----薛逢《惊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关于李斯的座右铭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