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王安忆的名言_关于王安忆的名言
日期:2018-01-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王安忆的名言_关于王安忆的名言

  ●好短篇对于很多人都带有偶然性,而对刘庆邦却不是统摄全局的眼光,他只关心局部。但这不是说他胸襟狭小,或许正是相反,因为它是对全局有所了解,便有了敬畏之心,自知不得超越有限,见目光放平了。而未有特别温柔丰富心灵,才能赋予局部以完整活泼情感过程。在他的短篇小说里,我们感到一个个情感世界起承转合各得其所。 ----王安忆《故事与讲故事》

  ●我远远不懂每个人都当有一件终身信守的东西,这东西凌驾于肉体与精神之上,使我们的行为不至于盲目, 再因盲目而苦闷。这东西于各人有各自不同形式内涵却是一样的。 ----王安忆《杏茶》

  ●他(刘庆邦)的短篇不企图告诉什么道理,用它来说明“语言不是短篇”是再好不过了。他的短篇开头的部分甚至有些散淡,你会担心它收不拢尾,可是到了末了,你却惊异它的完整。他们从来不是有头无尾,也不是故弄玄虚,它们老实本分,不耍滑头,恪尽职守。这里其实是需有自信能力的。如今,半拉拉的故事特别多,有故意不收场的,但至少有一半是收不了场的。刘庆邦从来不做这样的事,是规矩,也是有办法。 ----王安忆《故事与讲故事》

  ●虚无就虚无,过眼就过眼,人生本就是攒在手里的水似的,总是流逝没什么千秋万载的一说。想开了,什么不能呢?王琦瑶的希望扑空了,反倒有一阵轻松,万事皆休之中,康明逊的那点爱,则成了一个劫后余生。 ----王安忆《长恨歌》

  ●六月栀子花开。 ----王安忆《长恨歌》

  ●这少年,穿了洗白的毛蓝布长衫,藏在梨树的花影里,真像一个秀美的姑娘。 ----王安忆《桃之夭夭》

  ●花好月好,长聚不散。 ----王安忆《长恨歌》

  ●而女人又比讲究实利的男人更俱有浪漫幻想气质。她们对外界的参与,要大大少于男人,她们时常地沈浸在自己内心世界,当她们将自己的心情体验咀嚼遍了,再回头去重複咀嚼的时候,难免会嚼出一些本来没有的滋味;当她们其实和男人同样蓬勃的创造力被约束在一个比男人小得多的天地里的时候,她们难免会无中生有地创造出幻想,而在她们狭隘的生活场景无法提供她们更多的体验的时候,她们也难免会在少量的内容里掺进一些水分。 ----王安忆《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

  ●灯光越来越稠密,就像扑灯的蛾子,扑向窗口。火车自是不理,还是朝前,轰隆声响盖满天地。往事像化了冻的春水,漫过了河堤,说不想它,它还是来了,可毕竟大河东去,再不复返。 ----王安忆《长恨歌》

  ●几个风景总比一个风景好,后面的东西是后面的,人却是从前面走过的,人总是过着的那个是最重要的。 ----王安忆《悲恸之地》

  ●女人间友谊其实是用芥蒂结成的,越是有芥蒂,友情越是深。 ----王安忆《长恨歌》

  ●栀子花全开了,雪白雪白的,唯有她是一身红;树上的叶子全绿了,水也是碧碧蓝,唯有她是一身红;房上瓦是黑,水里的桥墩是黑,还是唯有她是一身红。这红是亘古不变的世界的一转瞬,也是衬托那亘古的,是逝去再来,循回不已,为那亘古添砖加瓦,是设色那样的手法。 ----王安忆《长恨歌》

  ●女人的诡计全是从爱出发,越是挚爱,越是诡计多端。 ----王安忆《长恨歌》

  ●刘庆邦的小说中,你可以看到这样的惊喜热情,他是以另一种特别动人的温存态度表达出来的。而且,几乎所有的真正好作者笔下,都会有这种很柔软情绪流露。这种情感注入在作品里,是他们的边缘曾显出一种接受而不是拒绝的形态,似乎可以随时融入进那恢宏的背景,却始终没融入,而是一个闪亮的斑点。它们就像一种有生命的、全身都张开呼吸毛孔的活物,那样有弹性,活泼泼,有力量。在刘庆邦的小说里,你会有这样浑然一体感受,它们每一片都很好,你可以不朝窗外看,但有窗口和没有窗口就是不一样。这就是刘庆邦的世界。短篇对于他来说特别重要,因为他们是最好的体现刘庆邦世界的方式。 ----王安忆《故事与讲故事》

  ●自然是我们每个人的财富,特别是我们这些也要去创造一些的人们,怎么可能不叹服自然的创造力? ----王安忆《故事与讲故事》

  ●幽暗迅速将他留下的空隙弥合了。 ----王安忆

  ●在刘庆邦的天性里头,似乎有些与短篇小说投合的东西,这是一种谦虚和淳朴的东西。它们忠实于的所感所需思,在承认有限之中,近全新权力发展完善。比较刚才说的灵感与锻炼,这种天性是短篇小说更为本质的东西,可以说是短篇小说的”心“。 ----王安忆《故事与讲故事》

  ●但是,我往往缺乏主见,我觉得所有的场地都敞开了,再也没有墙壁,使得你落笔之后就无法寻找藏身之处,不知如何收场,如何表达,并且让你那些有失统的言行不再受人尊敬。 ----王安忆

  ●(遍地枭雄)他对毛豆说,天下有—种草,叫含羞草,手指稍一触摸,叶子立即合起来,我们都是含羞草。 ----王安忆

  ●午后是一日里正过到中途,是一日之希望接近尾声的等待,不耐和消沉相继而来,希望也是挣扎的希望。它是闺阁里的苍凉暮年,心都要老了,做人却还没开头似的。 ----王安忆《长恨歌》

  ●暮色流进窗户,像是温暖和稀薄的液体,一切都蒙上了一层膜。物体,空间声音气息,全变得隔膜,模糊,不很确定。唯有那炉膛里的火,陡地鲜明起来,热烈起来,激励人的身心。这是火炉边最温情脉脉时刻,所有的欲望全化为一个相依相偎需求,别的都不去管它了。哪怕天塌地陷,又能怎样呢? ----王安忆《长恨歌》

  ●是暖窝里孵出来的女权主义,要有男人的相让与宠爱的保证。 ----王安忆《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

  ●我希望你们不要过于追求效率
效率总是以目的论的
事实上 我们都是处在过程中 这是生活的本质 ----王安忆

  ●一半是悲哀,一半是感动。这一日,邬桥的画面是铅灰色的线描,树叶都掉光了,枝条是细密的,水面也有细密的波纹。绿苔是用笔尖点出来,点了有上百上千年。房屋的板壁,旧纹理加新纹理,乱成一团,有着几千年的纠葛。那炊烟和木杵声,是上古时代的笔触,年经月久,已有些不起眼。洗衣女人的围兜和包头最醒目,虽也是年经月久,却是有点不灭的新意,哪个岁月都用得着似的,不像别的,都是活着的化石。它是那种修成正果的不老的东西,穿过时间的隧道,永远是个现在。是扶摇在时间的河流里,所有的东西都沉底了,而它却不会。什么是仙,它们就是。有了它们,这世界就更老了,像是几万年的炼丹炉一样。 ----王安忆《长恨歌》

  ●那平安里其实是有点内秀的,只是看不出来。在那开始朽烂的砖木格子里,也会盛着一些谈不上如锦如绣,却还是月影花影的回忆和向往。“小心火烛”的摇铃声声,是平安里的一点小心呵护,有些温爱的。 ----王安忆《长恨歌》

  ●张爱玲不是远去了?避开了穿人民装的时代,成为一个完整的旧人,虽生犹死。苏青为甚么不走?由著时代在她身上画下分界线,隔离著我们的视线。 ----王安忆《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

  ●摩托过去,留下单纯的时间,声音消失了,寂静也消失了,载体都退去,赤裸的时间保持流淌的状态,流淌,流淌,一去不回。 ----王安忆

  ●越是明丽越是危险。 ----王安忆《长恨歌》

  ●时间就像一个漩涡,顺序在变化。过去、现在、将来,一并在水流两岸呈现。 ----王安忆

  ●耐心百折不挠的东西,无论于得于失,都是最有用的。
得失都是心上留痕。 ----王安忆《长恨歌》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王安忆的名言_关于王安忆的名言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