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朱子的语句摘抄_关于朱子的语句
日期:2018-01-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朱子的语句摘抄_关于朱子的语句

  ●在后世演变过程中,又将志同道合之人称作“党人”,如屈原《离骚》云:“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又如《后汉书·灵帝纪》曰:“制诏州郡大举钩党,于是天下豪杰,及儒学行义者,一切结为党人”。正因为朋、党两字在演变过程中,字义逐渐接近,都带上了朋比、党附的新义,所以到春秋战国之际,便合成为“朋党”一词,为人们所广泛使用。 ----朱子彦《中国朋党史》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朱子曰:温,寻绎也。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 ----孔子《论语·为政》

  ●游白鹿洞书院
五老峰下松,长绿白鹿洞。
朱子真风采,不改风雨中。
学子争为先,志作万夫雄。
声名传四海,海内皆动容。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举一樽陈年杜康,共邀明月,让广袖随风飘,让衣裾随月皎;
舞一曲霓裳羽衣,含章秀出,让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这,是我华夏的衣冠,尘土千年也难掩风流
交领、右衽、峨冠、博带,
淡泊超然,遗世独立
溯五千年,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
上三百载,满清易汉服而无华夏!
泱泱中华,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广袖寄寓着两袖清风
衣缝箴告着做人中正,
朱子深衣警诫着不逾矩,
布匹间传递出精神,绣针中凝聚着力量
愿,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这,是轩辕的华服,
是恩泽千年的文明之滥觞! ----《轩辕赋》

  ●年轻时觉得老道理没用,但老道理就是真道理,听了按着做绝不吃亏。老说就是因为说了也没用,常说才能让人记住。朱子曾经名言:“积累之要,在专与勤。屏绝他好,始可谓之专;久而不倦,始可谓之勤。”一要做好一件事一定会失掉另一些东西,二坚持住一定很辛苦。这都是大实话,谁真做到了一定有所成。

  ●舜生活于一个“父顽,母嚣,弟象傲”的家长家庭之中。舜父瞽叟、弟象对舜的财产垂涎欲滴,竟然串通一气,干出谋财害命的勾当来,并且事先拟定了分赃的办法:“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幸而舜的“命大”,才使他们的阴谋未能得逞。这个故事虽然带有传奇色彩,但是它却为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即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在家长制家庭内部已经出现了争夺财产的现象,而权力作为增殖私人财富重要手段,部落联盟首领之间的斗争也就接踵而来。 ----朱子彦《中国朋党史》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徳不配位,必有祸秧。 ----《朱子家训》

  ●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朱熹《朱子语类》

  ●中国的圣人,是专横极了,他莫有说过的话,后人就不敢说,如果说出来,众人就说他是异端,就要攻击他。朱子发明了一种学说,不敢说是自己发明的,只好把孔门的格物致知加一番解释,说他的学说是孔子嫡传,然后才有人信从。王阳明发明一种学说,也只好把格物致知加一番新解释,以附会己说,说朱子讲错了,他的学说,才是孔子嫡传。本来朱王二人的学说,都可以独树一帜,无须依附孔子,无如处于孔子势力范围之内。不依附孔子,他们的学说,万万不能推行。他二人费尽心力去依附,当时的人,还说是伪学,受重大的攻击,圣人专横到了这个田地,怎么能把真理研究得出来? ----李宗吾《厚黑学全本》

  ●向来只闻劝 人读书,不闻劝人游山。但书中亦已劝人游山。孔子《论语》云,仁者乐山,知者乐水。即已教人亲近山水。读朱子书,亦复 劝人游山。君试以此意再读孔子、朱子书,可自得之。太史公著《史记》,岂不告人彼早年已遍游山水。从读书中懂得游山, 始是真游山,乃可有真乐。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熹《朱子语类》

  ●朱子之道,道之至原,其所以臻斯阈者,日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和,反躬以践其实。而敬者又贯通乎三者之间,所以成始而成终也。 ----李方子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朱熹《朱子全书》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
重资产,薄父母,不成人子: ----朱熹《朱子家训》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朱熹《朱子家训》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朱子的语句摘抄_关于朱子的语句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