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条喉咙在愤怒地狂吼,再也分不出哪个是人,哪个是猪来了。如今猪脸起了什么变化已经非常明白。窗外的动物们先看看猪,再看看人,又反过来先看人,后看猪,但它们再也分辨不出人和猪什么分别了。 ----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场》
●一切都消失在迷雾之中了。过去给抹掉了,而抹掉本身又被遗忘了,谎言便变成了真话。 ----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
●Doublethink means the power of holding two contradictory beliefs in one's mind simultaneously, and accepting both of them.
“双重思想”意味着在一个人的脑子里同时具有两种相互矛盾的信念,而且两种都接受。 ----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
●在论坛上看到有人比对奥威尔和赫胥黎的两部反面乌托邦著作,即《1984》与《美丽新世界》,引用一段里面的话:1.奥威尔害怕那些剥夺信息的人,赫胥黎害怕给予人们过多导致人们变得被动及以自我为中心。一个是人们被统治阶级施加痛苦,一个是被施加愉悦。换句话说,一个是害怕人们被畏惧的东西毁灭,另一个则担忧人们被喜欢的东西毁灭。
2,.人类最大的危机不是中毒,而是丧失能够意识到自己中毒的思考能力。
3.人类其实并不比动物高明,但因为会反省自己的错误,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才能够前进。
也有人觉得这类书中“充斥着无言的绝望”,并认为现实已经很残酷就不必再读更绝望的书。但我想,作者在执笔时就是怀着期望惊醒世人要对‘中毒’怀有危机意识的,不然身在温水中
●除非他们觉醒,否则永远不会反抗,但除非他们反抗,否则不会觉醒。 ----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
●吴波金在镜子前头缓慢地转动着身子,想要看看自己的背面。他戴着淡粉色丝绸作的头巾,缠着浆过的细布颖衣,还有一件曼德勒丝绸作的袍子,是块带黄头的浅橙色锦缎,很是华丽。他费劲地扭过头去,满意地看到袍子在自己肥大的屁股那儿又紧又亮。他对自己肥胖的身材十分骄傲,因为他把积聚在身上的赘肉看作是自己成功的象征。一个当初出身卑微、忍饥挨饿的人,如今肥头大耳、生活阔绰,还让人非常敬畏。他是踩着仇家们的尸体发家的,一想到这里,他就有种近乎诗意的感觉。 ----乔治·奥威尔《缅甸岁月》
●思想罪不会带来死亡,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 ----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
●马鞍匠拉夫格鲁夫甚至在小汽车和机动货车直扑过来时,还没意识到他已经像犀牛一样落伍于时代。 ----乔治·奥威尔《上来透口气》
●栗树荫下,我出卖你,你出卖我。 ----乔治·奥威尔《1984》
●写作的四大动机:1.纯粹的自我中心。2审美方面的热情。3历史方面的冲动。4政治方面的目的。 ----乔治·奥威尔《我为什么要写作》
●世界上存在真理和非真理,如果你坚守的是真理,即使要跟整个世界对抗,你也不会是疯的。 ----乔治·奥威尔《1984》
●奥威尔曾经写过,他成为作家的一个潜质是,能够面对不快的事实:他认为他能够说出他所看到的真相,不管那些真相是如何残忍和让人尴尬。 ----艾玛·拉金《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
●战后二十年,我们失去了某种东西,就像体内某种至关重要的汁液让我们一点不剩地喷洒完了。整天东奔西走!永远为了一点点钱你争我抢,永远是嘈杂不已的公共汽车、炸弹、收音机、电话铃的声音。信心被毁成碎片,而骨头中本该是骨髓的地方,却是空的。 ----乔治·奥威尔《上来透口气》
●希特勒“千年帝国”的短暂历史可以重新诠释为一场对抗记忆的战争。奥威尔式的伪造记忆,伪造现实,否定现实。 ----普里莫·莱维《被淹没和被拯救的》
●life is far more than free
生活比自由更复杂 ----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