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为什么要实行道德?有宗教的民族就很好办,你实行道德就会升入天堂,不搞道德你会下地狱。那中国用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呢?做个好人,你会流芳千载,你做坏人,你遗臭万年。所以在孔子的时代,就已经确立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两个字,叫不朽。人的肉体生命可以消失,但是假如你是一个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假如你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你会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中,也就是活在哪里呢?活在历史中,你就可以不朽了。
3、历史,它就在这样的层面上影响了现实,它作为一种观念告诉我们,人不仅仅活在现在,我们还可能活在未来。你今天不仅仅要活得好,不仅仅要图今天活得快活,你要想着将来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所以历史是一个无形的存在,它让我们的行动有所收敛,让我们不仅要过一个潇洒的人生,还要过一个有尊严的人生,经得起考验的人生,经得起将来别人推敲的人生。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阻止了我们道德的堕落。
4、看多了罪恶,不是与世同浊,心肠随之冷酷,便是脱胎换骨,超凡入化,蜕化出一颗大慈大悲的心灵。综观老子的遗著,好像他这两者兼而有之,犹之乾坤始奠之前的混沌宇宙。不过我相信,当老子带着满头风霜,一脸慈悲,走出守藏室时,他已洞穿人生的厚壁。在阳光下他眯眼看人间,人间混乱而无道,正如一塌糊涂的历史。他心如止水。一切把戏他都已了如指掌,各色人物他也都似曾相识,周朝的大厦将倾,山河将崩,九州幅裂,小小的守藏室亦将面临一场浩劫,“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那些厚重的典籍守不住也藏不住了。他抬头看看西天的晚云,去意满怀,是的,该走了。 ----《风流去》
5、老子的哲学,是夹缝中生存的技术,是盘根错节的社会中游刃有余的智慧,是专制社会中唯一能保护自己肉体存在的法术,其诀窍就是通过压缩主体精神与人格,老取得苟且偷生的空间,一句话,有专制,必有老子思想。正如有专制,必然导致全社会的变态。 ----《风流去》
6、看多了罪恶,不是与世同浊,心肠随之冷酷,便是脱胎换骨,超凡入化,蜕化出一颗大慈大悲的心灵 ----《风流去》
7、人情相见不如初,多少英雄守困途。
锦上添花到处有,雪中送炭世间无。
时来易借金千两,运去难赊酒半壶。
识破人情全是假,还须自己着功夫。
8、你是谁永远的蝴蝶?庄周的蝴蝶醒于何时?
谁又是你永远的庄周?蝴蝶的庄周梦断何方? ----《寂寞圣贤》
9、何谓德?一物之所以为一物谓之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特殊属性;何为道?万物运行之规律谓之道。所以,老子研究的,感兴趣的,是较为纯粹的哲学问题,是对客观具象事物的抽象。 ----《风流去》
10、没有知识可以被宽容,没有良知不可以被宽容。
11、在中国,历史就是我们的宗教。西方的宗教里面有“末日审判”,我们中国有“盖棺论定”。
12、老子是一位令人望而生敬的人,因为我们不知道他智囊般硕大的头颅内究竟包含着多少人生的智慧;他还是一位令人望而生畏的人,他额际密密的皱纹中不知隐藏着多少阴谋与陷阱;当然,他还是一位令人望而迷惘的人——他神奇般地出现在我们民族的孩童时代,大约是失望,或另有使命,又神奇般地消逝他方。 ----《风流去》
13、混乱的历史有了理想与方向、就不再一无是处、反而显出生机勃勃 ----《风流去》
14、写文章,最高境界是先把自己修炼成圣贤,如孔孟老庄,即便述而不作,也自立德立言,功业不朽。其次是把自己修炼成烈士,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如李大钊一般悬颈绞架,犹自张望着赤旗的世界。最不济也要保持着心灵的敏感———在不能当圣贤英雄的时代,至少心智健全,感觉正常:如阮籍,至少能感觉到时代的不对头,能明白自己被压迫着是在受苦而不是在承欢,从而能有被侮辱感并觉得痛苦。其实,作为一个作家,良知有时是这样的一种扭曲的状态:在不能说出真理甚至不能说出真相的时代,至少应该感受到痛苦并表达痛苦———哪怕是绕着弯子很艺术地表达痛苦。
15、一个民族,嘲笑艰难付出的,崇尚不劳而获的;它的道德品质在哪?在中国的国有企业里,曾经招聘过"临时工",一个临时工干活,几个正式工打牌;一个正式工的薪酬,超过几个临时工的总和。我想说的是:制度的不道德,最终导致人的不道德。当"农民"成为骂人脏话的时候,民族的品质已不堪言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