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为怨以有恶缘,恶因缘尽还复成亲,怨亲无定。何以故?今世是怨,后世成亲。
有瞋恚心起,如蛇、如火在于身上,即应急却。若心驰散,入于五欲,及为五盖所覆,当以精进、智慧之力强摄之还。
得是四无量心已,于一切众生忍辱不瞋,是名众生忍;得众生忍已,易得法忍。法忍者,所谓诸法不生不灭毕竟空相。能信受是法忍,是名无生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当得作佛。行者应当如是修习也。
贪欲、瞋恚、愚痴是众生之大病。爱身着欲则生瞋恚,颠倒所惑即是愚痴。 ----海涛法师《坐禅三昧经》
●我的不得法,第二是不能动笔。我的读书,本来抱一种利己主义,就是书里面的短处,我不大去搜寻他,我只注意于我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这本来不算坏,但是我的坏处,就是我虽读的时候注意这几点,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些特别的记号,若是有时候想起来,除了德文书检目特详,尚易检寻外,其他的书,几乎不容易寻到了。 ----蔡元培《我的读书经验》
●佛祖在孔雀腹中留下一缕神识。后一直隐藏在佛祖的影子中。天天受佛法洗礼,又于佛祖同源历经十万年修成正果。后来佛祖为渡化众生,下界轮回。在印度宣扬佛法。最终圆寂于菩提树下。在临终之时将一身心得法力尽数传与影子中的分身...
佛祖问他的影子,你为什么要如此黑暗恶毒。影子答说,没有我的黑暗恶毒怎么会有你的光明慈悲。佛祖不语...... ----《佛祖与他的影子》
●有没有记得孤岛上的安雅和叶琛相拥而泣?
有没有记得下水道中的薇薇和墨玦暧昧调情?
有没有记得雪屋中的十一和墨晔青涩幸福?
有没有记得城堡中的容颜和楚离怒爱交织?
有没有记得实验室里的白夜和苏曼意外一吻?
有没有记得忘忧岛上的诺诺和宁宁年幼情深?
有没有记得淮江边的温暖和非墨相拥深吻?
有没有记得玫瑰园中的无双和卡卡心痛别离?
有没有记得公寓里的雪如和舒文怨痛纠缠?
有没有记得温泉山庄中的晓静林宁田园浪漫?
有没有记得爱琴海上的温静和天宇两情相悦?
有没有记得牢房里的小白和墨遥哀痛折磨?
有没有记得法国乡村的宝宝和墨晨重拾旧情?
人的一生总是会经历许多的人,可是总会有那么一个人能让你安定下漂浮的心从此万千宠爱只于一人。 ----《亿万老婆买一送一》
●修炼无捷径,勤恒加礼成。得道方得法,功到自然成。
●每当玛丽雅姆想到这个孩子,她的心就会膨胀起来,它膨胀,再膨胀,直到她生命中所有的失落,所有的悲伤,所有的孤独所有的自责统统都消失无踪。这就是真主让她跨越千山万水,来到这里的原因。现在她知道这个原因了。她记得法苏拉赫毛拉曾经教给她一句《古兰经》的诗句:真主即在东边,也在西边,无论转向何方,你们都能领略到真主的旨意……她铺好祷告用的毛毯,做起晚祷。完了之后她双手在面前合十,恳求真主别让这好运从她身边溜走。 ----卡勒德·胡赛尼《灿烂千阳》
●钱塘寿禅师,本北郭税务专知官,每见鱼虾,辄买而放,以是破家。后遂盗官钱为放生之用,事发坐死,领赴市矣。吴越钱王使人视之,若悲惧如常人,即杀之;否,则舍之。禅师淡然无异色,乃舍之。遂出家,得法眼净。禅师应以市曹得度,故菩萨乃现市曹以度之。学出生死法,得向死地走之一遭,抵三十年修行。吾窜逐海上,去死地稍近,当于此证阿罗汉果。 ----苏轼《东坡志林》
●伊谷春说,我很喜欢法律。我觉得法律,是人类发明的最好的东西了。没有它,我们都是野生动物。我们天生比所有动物都坏。要制定出好法律不容易,更不容易的是,不折不扣地遵从它、执行它。不论在哪一个环节,我们血管里的野性、兽性、惰性都会伺机钻出来,占法律的便宜。一部好法律,一部人人遵从的好法律,决定了这个社会的进化步伐。 ----须一瓜《太阳黑子》
●什么叫做“得法”,就是尽自己的能力和本事,做到在任何时势,任何局面,任何地方或场合都尽量不被别人冷眼或摇头。这就叫“得法”。没有知,就得不了智,智由知生;没有道,就得不了法,法以道起。 ----叔叔的书《独白》
●哲学家很容易落在一个不称职的经理(建设建筑)的位置上,他不是在做自己的本职工作,监督雇员们的工作是否得法,而是把他们的事情接手过来,直到有一天发现自己不堪重负,那些雇员则在一边袖手旁观,批评他。 ----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笔记》
●在六七十年代,人们普遍认为法海是为了捉妖才会囚禁许仙的;在八九十年代,人们基本上认同法海是因为喜欢白蛇才会为难许仙的;但到了二十一世纪,大众几乎都觉得法海是因为想得到许仙才会与白素贞大打出手的!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
‘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
: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
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萨,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
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
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释迦摩尼《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脾气好
当马骑
脾气犟
拉磨驴
非驴非马是骡子
驭马用鞭子
牵牛牵鼻子
管理驾驭两个字
一恩一威两并用
恩让人感恩
威令人畏服
一文一武取天下
一刚一柔治天下
一张一驰皆有度
一软一硬才得体
长箫短笛奏和谐
忆苦思甜才知味
骏马行千里
拉车不及牛
忠顺有饭吃
好赖不操心
怪异不讨好
好歹有独特
好剑贵磨砺
好器在琢磨
铁在砧上打
钢在炉中炼
万事有玄妙
玄妙是合理
万事有诀窍
诀窍是得法
经验自思悟
方法是总结
遇事贵谨慎
经事贵咀嚼
谋事知进退
做事讲分寸
功在关节处
妙在毫厘间
奴有奴的乐
主有主的愁
各有各的命
自遁自的道
一生看不透
到老徒伤悲
●他浑浑噩噩,迷惘不得法。
直到楼启出现。
为何成就无上大道,为何世人苦觅仙路长生而不得。
纵落黄泉,亦要奔赴这一程。
萧白不知自己走了多久,兴许几天,兴许几年。
斗转星移,日升月沉。
时光在他身上静止,万物无声。
这种寂静孤独的可怕,他每踏出一步,脚步的回响声如同撞击在他心上,一点一点卸下他的攻防。
天地间只他一人。
你为何而来。
有人问。
仿佛有重如千钧的大山背负在他的肩上,寸步难行。
●吾之道法
道者,不道也!欲道道之,知道之非我道之,不道道之非我道,故道者不道也!
法者,无法也!得法法之,心法之非意法之,无法法之非心法,方法者无法也!
得道而法之,顾自我之所惫,法法之而失其道。
得法而道之,乃众人之所云,道道之而失其法。
万道俱为孤身行,身行独我,无道之道,自得其道。
万法皆由心意转,定心明意,无法之法,然现其法。
文者矣,以无法之万法,法法通玄机。
韧者罢,于无道之万道,道道证因果。
道法道法,无道无法,何以悟生死?万道万法,何以观无常?
且之,过之,生死何须知,随之,任之,无常又何妨?
变道为法,易法为道,岂有终焉?
道法足矣,就此为终,就此为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