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只要不是在特殊的极端情况下,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要求他人讲述事情的全部细节。 ----《把时间当做朋友》
2、对痛苦的深刻感受,会扭曲或者抹杀人们感知其他事物的能力。 ----《把时间当做朋友》
3、在生活中,有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懂得"眼见不一定为实"的道理——这就属于判定类知识。 ----《把时间当作朋友》
4、母亲教我"读教科书,要先把所有概念都记下来,暂时不懂的就死记硬背。把概念牢记于心,就可以通过以后的学习和实践反复审视它,并形成透彻理解" ----《把时间当做朋友》
5、我们不是计划着去失败,而是失败地计划。 ----《把时间当作朋友》
6、痛苦就是这样,一旦我们能运用心智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地方去的是时候,痛苦就会几乎自动消失,在你重新注意它之前,它不会回来。 2、我们不必过分害怕痛苦,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我们的大脑有一种自我保护功能——遗忘痛苦,这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走出阴影。 3、上了岁数的人遥望过去的时候,哪些曾经让他们痛苦万分的事情早就忘干净了,或者已经无所谓了,然而那些能够记得清清楚楚的事情大多是美好的 ----《把时间当作朋友》
7、实际上,"确定"常常是永远也做不到的,所以,在运用已有经验的时候,怎么小心都不过分。俗语"小心驶得万年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可惜,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 ----《把时间当作朋友》
8、如果不开始行动,就根本无从判断目标是不是确实可行,或者反过来,目标是不是确实不可行。 ----《把时间当作朋友》
9、阅读是能够识别文字的人接收信息的过程,故在阅读之前就肯定要有一个甄别所接收的信息是否可靠和有效的过程——这显然要依赖长期培养的甄别能力。 ----《把时间当做朋友》
10、千万不用相信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你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对你来讲,不存在任何机会。而当你准备好的时候,随时都有机会,而且所有的机会都是切实的,并且是可以把握的。 ----《把时间当作朋友》
11、做事情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困难,事情越有价值,困难就越具规模。遇到困难的时候,心平气和地面对就好,因为这只不过是生活常态。 ----《把时间当作朋友》
12、一个人过了一定得岁数之后,长相就不那么重要了,甚至会被另外的东西完全代替——表情和神态 ----《把时间当作朋友》
13、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有些人的地板是另外一些人的天花板。但起点就是起点,尽管不同,每个人都是要从起点开始往前走。……大多数人之所以浮躁,是因为他们一无积累(或者说积累太少,几乎无法换取任何东西),二无方法和经验,所以求而不得。与此同时“我要”的欲望恰恰又因无法获得而燃烧得更加猛烈;再进一步步,那欲望甚至烧掉了所有的时间与精力,以至占用了原本可以用来努力也好投机也罢的行动时间,投入死循环,无法挣脱。 ----《把时间当作朋友》
14、排满的是时间,闲置的是注意力,荒废的是成长。 ----《学习学习再学习》
15、相信我,如果仅仅用财富、权力、地位来衡量成功(即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那么所有的成功背后都有数不尽的磨难,同时,也往往充斥着大量不可告人的细节。 ----《把时间当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