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子祈福】文殊菩萨恒常护佑众生、智慧增长、证得菩提!愿即将中考、高考的学子们智慧大开、学业有成、金榜题名、考入理想的院校!南无大智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心咒:嗡 阿 拉 巴 扎 那 帝 。 ----《佛教微博》
●客乡睹残月,残月应可怜。
可怜盛思君,思君惹心寒。
心寒复何时,何时君手牵?
手牵恨无缘,无缘一厢愿。
一厢愿,缕万千,结愁肠,摧心肝。
岂不识阿难,曾对摩女盼。
怎不羡如来,亦把阿难劝。
贪色相,恋红颜,终枯冢,只百年。
文殊凭愣严,阿难得回岸。
今我道行浅,终随红尘陷。
红尘陷,愁绪添,心烦乱,止何年?
情如珠江水南泛,丝丝缕缕斩不断。
斯文独嗟叹,恐使伊人厌。
不继建安悲慨气,却效后主忧郁言。
幸得浊酒伴,浇愁渐心淡。
●在四大菩萨当中,观音主悲,是大悲的象征;文殊主智,是大智的化身;地藏主愿,是大愿的典型;普贤主行,是大行的代表。 ----《中国宗教》
●念佛法门,乃如来一代法门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上根如文殊、普贤、之大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下根如五逆、十恶、之大罪人,亦可预入其中。但具真信、切愿,皆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若或已得三昧,及已断烦恼者,则一得往生,即入大菩萨位。一切法门,皆从此法门流出,一切法门,悉皆还归此法门。(谓往生西方,以期圆满佛果也。)似浅而深不可测,似小而大无不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无不资此以为成始成终之道。
吾常曰.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者。此之谓也。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见贤思齐.当仁不让。 ----《佛经经典名句300句》
●偶然在来的路上发现nice餐馆一枚,素菜不错,关键是能把以后的晚饭都稳定在这,解决了工作日下午打球或滑板之后不想动身做菜的疲倦期
之前想跑步的时候正好发现东湖公园这一好去处,早上下午都相宜,其实我不相信偶然,而相信冥冥中的必然,七月以来几天的感觉,好像风向变了似的,但不管顺风逆风,很想有个稳定,让我更好的精气神去做更多的事担更多的任
在文殊院的时候有师傅问我为什么来做义工,想了许久,说不为什么,就是感觉该来.这回答让师傅只是笑笑,其实最近才明白,如果我于佛前无所求,那是大虚妄
既言之,我也不再固执的认为做好自己就是唯一目的,我希望家人圆满,希望世界美好,关于心愿,借用一个大脸的话说,愿得一人心,抱得佳人归
●慧律法师讲《六祖坛经》
所呈给五祖弘忍大师的佛谒:
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
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
无说无示无来去,生死涅槃无距离
菩提由来无一物,只在当下一念间
无圣无凡无众生,即心即佛弹指成
若问祖师西来意,倾听恒河无生曲
众生若欲识佛境,当净其意如虚空
妄念虽是生死因,不着一物尽菩提
若能离相无相行,包你大智遍三千
二零零四年六月十四日 慧律和尚写于高雄文殊讲堂。 ----慧律法师《六祖坛经》
●稽首文殊,寒山之士;南无普贤,拾得定是。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拾得忍耐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