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今后,通过农民的创造和农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将会大大突破今天的丰产成绩。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丰产量高出很多。现在我们来算一算:把每年射到一亩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作为植物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这些太阳光能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成自己的养料,供给自己发育、生长结实,再把其中的五分之一算是可吃的粮食,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两千多斤或三千多斤,而是两千多斤的20多倍!
这并不是空谈。举一个例:今年河南有些特别丰产试验田要在一亩地里收一百六十万斤蔬菜。虽说蔬菜不是粮食,但到底是亩产一百六十万斤! ----钱学森《中国青年报1958年6月16日第四版》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钱学森》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 ----《钱学森》
●当时在海外,海峡两岸争取的人物,如李宗仁、胡适、钱学森何去何从,非常引人注目。胡适到台湾,当然是件大事,那时《自由中国》正是受到执政当局威胁的时候,胡适可以为《自由中国》撑腰,向当权者讲话,甚至当面抗议。雷先生要热烈欢迎他,同时庆祝杂志创刊三周年,以壮声势。胡适到台湾引起一阵轰动,甚至还被人描上浪漫色彩。传说一位不知名女子迷上他,他到哪儿,她就跟到那儿,在门外等,在窗外看。 ----聂华苓《三生影像》
●知识的广度来自知识的深度。 ----钱学森
●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 ----《钱学森》
●另外还需说明的是,在心理学上分析思维即指逻辑思维,因而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相对,也就是与逻辑思维相对。实际上,形象思维也有常规性和直接性之分。当作者在进行人物、情节等描写的时候,所进行的思维就是有步骤地进行形象的分析和综合的过程,它是属于常规性的;而当作者在审美观察中捕捉形象时,往往又是直接性的。所以,我们这里所说的分析思维是指常规性的体现着一定的步骤或程序的思维,它可以是抽象思维,也可以是形象思维。而直觉思维的对象或结果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形象的。具有直接性质的形象思维,钱学森又将其称为“直感思维”,它是形象思维的一部分。
●你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望着繁密的闪闪群星,有一种渴望而不可及的失望吧。我们真的如此可怜吗?不,绝不!我们必须征服宇宙。 ----钱学森
●生命的经历太多,但年纪太短,装不进去,因此每有人问道到详细时间和地点时,总是含糊以对,和所有彼时在场的人全不巧擦身而过。 ----钱学森
●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 ----《钱学森》
●要知道大凡历史上干哲学这行的,一般都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智商要过剩,弱智白痴是禁止入内的(大智若愚者除外),第二必须是吃饱了没事干(饭都吃不饱还搞啥哲学)。
哲学有这么高的门槛,是因为它是世间一切科学的基础,如果你够厉害,理论上是什么学科都可以搞得定的。比如钱学森先生曾经反复说,他之所以能够搞导弹卫星,不断出科研成果,是他长年累月学习马列主义的结果。 ----《明朝那些事儿》
●中国人无面对整个人类需要面对的压力的经验,我指的是知识上的压力,那压力中国人不喜欢,他们把那压力交给白人,就像钱学森可能不愿意面对美国政府的压力,不愿面对众多的冯·诺依曼们,也许那会使他觉得自己很蠢笨,他最终回到中国当聪明人,当中国的各种盗版学科之父,还顺手当了证明亩产万斤的学者——想到这些便令我气馁。 ----石康
●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 ----《钱学森》
●力量来源于武器也来源于心灵,钱学森与钱钟书对人民都很重要。
●高等学校的学习,是打基础的时期,应该强调学好基础课程。 ----《钱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