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当初娘养我,但看今朝自养儿 ----民谚
●作为父母,生儿就要养儿,有对孩子抚养和教育的责任,就要不欠对孩子抚养和教育的责任账。
●网上有人感叹:“这些年,我所有的眼泪都流在春节结束后,父母送我上车离家的时候。”情真意切,却万般无奈。
因为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亲情并未退化到泯灭,它仍然死守在我们内心的底角,当朋友不可靠、爱人不可靠时,父母几乎是我们最后的情感依托。更何况,千疮百孔的养老体系,让子女们更加放不下心,国家不养老,只能“养儿防老”,儿却远在千里之外。另一个原因在于,这一代的中国父母,把全部心思都寄托在子女身上,他们太疼惜孩子了!要知道,牵挂是相互传染的,是要继承的,父母过分的爱,成为子女不能承受的重,要变本加厉地“返还”给父母。如果中国人的亲子关系也像外国人一样相对独立,我们两代人是不是都可以更洒脱一些? ----姬中宪《我仍然没有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
●养儿防老 堂兄大哥读了专 叔叔几年前又生了一个 OMG这是何等幼稚的奴隶思想 认为人生下来模子定好了就不会变了 所以投资自己的孩子 以祈求他能超越父母的获得大量游戏币 这样可不对哦 对自己的孩子有偏见。这很伤孩子的心哦 哈哈 上级奴役下级也真是够可爱 如果不能自由的活 请让我死去
●不久,又有一种突然的改变发生了。从前牺牲一切的母亲,现在对于家族的利益,已不再那么关心了。
自此它们各自开始管理自己的家和自己的利益了。它们彼此之间也就不相互照应了。
目前虽然母甲虫对家族漠不关心,但我们都不能因此而忘记它四个月来辛辛苦苦的看护,除掉蜜蜂、黄蜂、蚂蚁等外来的干涉和侵犯。自己能养儿育女,关心它们的健康,直到长成之后,据我所知,再没有别的昆虫能够做到这些了。 ----《昆虫记》
●我欠父母的太多了。苦日子过完了。
父母却老了。好日子开始了。父母却走不动了。
作为儿子,儿媳,女儿,女婿,无论是谁的父母。无论如何。请宽容他们。理解他们。善待他们。他们苦过累过。抚养儿女。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善待今天的他们。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今天你善待他们的举动。就是明天孩子善待你的修为。献给做儿女的我们。祝天下所有的父母健康长寿。
●我国中毕业时,虽然还有点懵懂,但对于所谓的家庭开始有些想法。即使结婚了,小孩毕竟不是小鸡小鸭,若不是在期待中诞生就毫无意义。如果中间还没坚强到能够养儿育女,生下孩子只是造成不幸而已。看到做母亲的总是卯足全力抚养儿女,“养小孩真是件很累的事”的感想油然而生。 ----风间茂子《河童家庭大不同》
●一些男人所谓的喜欢你,除了因寂寞无聊,性欲,虚荣心,征服欲这四种心理或者生理情况对你产生的情感肉体索取外我真是找不着他们对你还存有其他任何高级的精神需要,而当一个女人积极地响应他期待他时,你也会渐渐地变得和他一样无聊,虚荣,浑身上下充满无法安定的蠢蠢欲动的欲求不满。然后你们在一起了,只因臭味相投,步入婚姻,养儿育女,两个人在一个屋檐下不停地做情感牵扯利益计较,一边把今生力所不逮无法实现的心之憧憬强加于你们的下一代身上,就这样浑浑噩噩地捆绑取暖直到老去。
●养儿防老成了养老金养儿。
●母悟
祥父
儿渐长,梦渐碎,
一碎一纹刻在心。
唯觉人前笑不成,
一寸慈心一寸灰。
皓月星空未肯睡,
花前有香未觉馨。
养儿才知肩上责,
悔不当初得精髓。
苏老泉,二十七,
始发愤,读书籍。
太公八十碧溪上,
怎知我儿未可期?
●问下自己,你要孩子是为了什么?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看到书里一个很感动的答案说:“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不用替我争门面,不用为我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养老。我只要这个生命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让我有机会和她(他)同行一段。
●出于利己和私心的想法做法
都不会高尚到哪去
养儿防老也是如此
不高尚的目的
也就不会有高尚的结果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子女顺从
这不是专制和霸权吗
子女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
为什么不尊重和理解
靠压制和孝道绑架
怎么可做有心甘情愿的顺服
不以身做则率先垂范
又怎么令人心悦诚服
传统文化也有很多糟粕
一味强调忠孝不提倡上慈亲善
必然令一孝独大
形成霸权为己谋利
必然令鄙夫以孝道为借口
滥施淫威道貌岸然
封建皇帝借孝道巩固其统治
伪君子借孝道为所欲为欺压子女
孝文化有好的一面
也有极坏的一面
必须要有以慈善为核心
●别拿你那所谓的爱情跟我开玩笑,也别说我现在就剩亲情,我跟他毫无血缘,前半辈子毫无瓜葛,不是爱情我为他添衣加饭,养儿育女,伺候长辈我吃饱撑着还是脑子有坑啊。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