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的人类天性不愿理解抽象事物,我们需要具体背景。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是抽象事物。我们尊重发生的事,忽略本来可能发生的事。也就是说,我们天生肤浅,却浑然不知。这不是心理学问题,它来自信息的主要特性。人们很难看到月亮的阴面,照亮它是花费能量的。同样,照亮没有被看到的事物即费力又劳神。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
●面子和尊严并不是抽象的原则和概念,而是在权力游戏中培养起来的。并不是只有法律和道德允许的手段,才能赢得他人的尊敬。任何给人面子、替人考虑、施加恩惠的做法,都能为自己赢得道德资本;甚至冒着违法的危险做一些好事,更能获得尊敬。 ----吴飞《浮生取义》
●一个人抽象地忧郁过,那也就很难再具象地高兴起来。他只能靠具象之物来校正这份抽象,而无法放弃抽象本身。即使那些肌肤相亲的实景实物让他愉悦,那也是因为,他给它们赋予了某种抽象的意义。 ----灯笼镇
●最抽象、最难以遏制和最具破坏性的一种激情就是信仰狂,即思想的偏激。它会造就出不为任何诱惑所动的伟大的禁欲主义者,它会使心灵变得坚强起来,并使心灵具有一种几乎是超自然的威力。其他激情的转瞬即逝的火光在信仰狂的烧得慢却无法扑灭的大火面前——就等于是一根烧着的稻草放在一块烧得通红的金属面前。现实生活不仅无法使一个患信仰狂的人感到片刻的厌倦,甚至还无法使他感到短暂的满足,因为他在追求一个无法达到的目的——把理论上的理想化为现实。他越是清楚地认识到目的的不可实现性、激情的无法遏制性,激情也就变得越加强烈。 ----梅列日科夫斯基《永恒的旅伴》
●家庭教育的另一个内容是培养子女的服从性,服从性的培养可以使子女产生长大成人的渴望。反之,如果不注意子女服从性的培养,他会变得唐突孟浪,傲慢无礼。
对于抽象思维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这是非常根深蒂固的,以至灵敏的鼻子,一嗅到幽默和讽刺准会皱起来。既然长着这种鼻子的人都读晨报,而且知道,为讽刺文学设立了奖金,所以他们会说:我想得到这种奖金,要比我做这桩事情来得顺当,因为我立刻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不用耍什么诡计。 ----黑格尔
●微博上除了叫人气愤的消息外,就是一些成功人士口号,这些新口号一般分成一二三条,讲的就是如何成功,我根本看不到那些嘴里说着一二三的人天天在干什么,他们的隐私保存完好,一如他们的成功,他们抽象得已与领导一模一样了,他们是领导模仿者,名字统称权贵,听口气中国的一部分已是他们的了。 ----石康《石康微博》
●无产者不宜有强烈的政治见解。对他们的全部要求是最单纯的爱国心,凡是需要他们同意加班加点或者降低定量的时候可以加以利用。即使他们有时候也感到不满,但他们的不满不会有什么结果。因为他们没有一般抽象思想,他们只能小处着眼,对具体的事情感到不满。大处的弊端,他们往往放过去而没有注意到。 ----《1984》
●中国人脑部中层发达于大脑皮层左半部有关。不错认知行动必须以情感作用作为能源,但最后到引出的抽象原理,却是比具体的感性接触更高一层的事物,至于认知对象也不一定要局限于感性交流的媒介,更遑论以是否能促进这种交流作为衡量对错的标准了。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存在主义者认为,一个人只有从所有的社会角色中撤出,并且以“自我”作为一个基地,对这些外铄的角色作出内省式的再考虑时,他的“存在”才开始浮现。如果他缺乏这道过程,那么,他就成为一个没有自己面目的“无名人”。
中国人则认为:“人”是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体现的——他说所有社会角色的总和,如果将这些社会关系都抽空了,“人”就被蒸发掉了。因此,中国人不倾向于认为在一些具体的人际关系背后,还有一个抽象的“人格”。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圣经》要我们爱自已的邻人,然而如果不知道邻人是谁,也就无法去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爱他抽象的人性。 ----R·D·莱恩《分裂的自我》
●文学是用色彩喷吐此朝彼代的抽象画。 ----陆玖《向道而去》
●一个歌手、一个演员和一个画家被一群大象包围了,为首的大象让他们表演自己的才艺。
歌手唱了一句动听的歌,大象们很满意,放走了他,演员表演了一段搞笑的滑稽戏,大象们看了很开心,也让他走了。画家连忙给它们画了一幅画,大象看完画大怒,一边用鼻子抽他一边说:“叫你抽象派,叫你抽象派…”
●同学就是同学,一旦同了“学”,就是永远的“同学”。在学校互相称呼同学,毕业以后,我们还是同学。这个非常抽象的、浸入了血液的、融入了生命的名字、要比每个人的名字更重要、更加温馨、更炫目…
●艺术型的人有创造力、善表达、有原则、天真、有个性。喜欢与众不同并努力做个卓绝出众的人。不喜欢从事笨重的体力活动,不喜欢高度规范化和程序化的任务。喜欢通过艺术作品表现事物,表现自我,希望得到众人的关注和赞赏,对于批评很敏感。在衣着、言行举止上倾向于无拘无束、不循传统。喜欢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工作,处事比较冲动。非常重视美及审美的品味,比较情绪化且心思复杂。喜欢抽象的工作及非结构化的环境。寻求别人的接纳和赞美,觉得亲密的人际关系有压力而避免之。主要通过艺术间接与别人交流以弥补疏离感,常常自我省思,思想天马行空,无拘无束,拥有强大的发散性思维。 ----《人性的弱点》
●现实型的人喜欢户外、机械以及体育类的活动或职业。喜欢与“物”打交道而不喜欢与“人”打交道,喜欢制造、修理东西。喜欢操作设备和机器,喜欢看到有形的东西。有毅力、勤勉,缺乏创造性和原创性。喜欢用熟悉的方法做事并建立固定模式,考虑问题往往比较绝对。不喜欢模棱两可,不喜欢抽象理论和哲学思辨。是个传统、保守的人,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言语沟通技巧。当成为别人瞩目中心时会感到不自在,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别人认为他比较腼腆害羞,但是绝大多数现实主义者都秉承着实事求是的生活和工作作风。 ----《人性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