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口的都是陈词滥调 真正想说的又说不出来
●像离开一个再也不想回去的城市,像传闻里所有陈词滥调的所有故事。 我们都很好,只是时间不凑巧。
余生各自安好
●我们设法把我们心里的珍宝转送给别人,求他们慈悲为怀,但是他们却没有能力接受它们,于是我们只好孤独地前行,肩并肩走而不能一起走,无法了解我们的同胞,同胞也无法了解我们。我们好比那些生活在另一个国家的人,他们对自己的语言掌握得少而又少,可言的美丽而深刻的东西的所有风格都具备,却只能用会话手册的陈词滥调进行交流。他们脑子里的观念塞得满满的,可他们只能告诉你园丁姨妈的雨伞在屋子里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
●在过去六十多年的岁月里,我跳过无数次悬崖,在打字机前头苦思冥想如何给故事加上结尾,好让结局不至于太过突兀。而在刚刚过去的那几年里,我回顾了自己少年时站在街角卖报纸,每天写作的日子,意识到自己当年竟然那么努力。我为什么会那么做呢,为什么会不厌其烦地一次次从悬崖上跳下去?
答案还是那句陈词滥调:出于热爱。
当时的自己不顾一切往前冲,全心全意地热爱那些书籍、作者和图书馆,专注于练就自己,而根本没留意到我只是个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天赋欠缺的少年。也许,在脑海中的某个角落里,我是知道的。可我仍然坚持不懈地去写,去创造,那动力就像血液在我体内奔涌,至今未怠。 ----雷·布拉德伯里《亲爱的阿道夫》
●我们自己用的得意的词汇,其实绝非来自我们自己。属于我们自己的无非只是依照我们的脾气性格环境教育与社会关系而做的些修改而已。只是这么点修改,使之区别于别人的表达方式,打下了我们特有风格的烙印,暂时算作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别的统统都是些陈年旧货,是几千年几百年以来世世代代的人说过的陈词滥调而已。 ----马克吐温
●以创始人的口吻宣说陈词滥调,以发明家的身份公布道听途说。 ----周国平
●从来都不是我支配我的故事,而是那些故事支配着我的双手。每当新的灵感出现时,它们都会命令我赋予它们声音、形态与生命力。正如我在这些年中对其他作家建议的那样:大胆从悬崖上跳下去,在下落的过程中再想法给自己插上翅膀。
在过去六十多年的岁月里,我跳过无数次悬崖,在打字机前头苦思冥想如何给故事加上结尾,好让结局不至于太过突兀。而在刚刚过去的那几年里,我回顾了自己少年时站在街角卖报纸,每天写作的日子,意识到自己当年竟然那么努力。我为什么会那么做呢,为什么会不厌其烦地一次次从悬崖上跳下去?
答案还是那句陈词滥调:出于热爱。 ----雷·布拉德伯里《殡葬人的秘密》
●生活像一个蹩脚而吝啬的老师,一次只肯教会我一点点新东西,更多的时候,只是让我一遍遍的反刍复习。他照本宣科,陈词滥调,念得我昏昏欲睡。然而每次考试的时候,却花样翻新,我还是考不好。
因为我一直没法学会举一反三地面对生活的狡黠。 ----七堇年《尘曲》
●哭泣就是为了在哭泣还没有变成陈词滥调前发泄出来,悲伤就是为了在悲伤还是真诚的时候释放出去。
●兴许能说出来的终究是陈词滥调,而心中所想终是无法说出,或许这便是人心之幽秘吧。 ----宋慈《大宋提刑官》
●短爱不是不可以,你只要玩儿得起,你去这么做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但是如果你是个玩儿不起虚情假意的姑娘,那你明显不适合这类消遣。但是我还是劝Amy说“去见见吧,你值得更好的人。”这话就算是没营养的陈词滥调,也的确就是那时候的由衷感叹,她是个好姑娘,真的是个好姑娘。当然,我也告诉她,这一次,我们要学着在感情里留有余地,我们的梦想不能再是一个男人一个家一个小孩,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愿望,最好转向我们自己,不然,我们还是输不起的那类姑娘,爱一次,就像死一次。 ----木黎《总会有个你,温暖我世界》
●“我在路上”已经被一再滥用。谁都在谁的路上。陈词滥调的后背早就沾满了口水。 ----《神在远方喊我》
●经验丰富的作家绝不会相信所谓的灵感。灵感往往只是从你头顶上摘取的第一个想法,而在你头顶上趴着的是你所看过的每一部电影、读过的每一部小说,它们所提供的只是可供你满把抓捞的陈词滥调。 ----罗伯特·麦基《故事》
●我变得非常自卫并对自己的文化产生防卫意识,直到现在仍是如此。我接到过一些陈词滥调的中国角色的好莱坞电影邀约。这些我都不会接受,因为如果我真的拍了,我会觉得背叛了自己的人和自己的文化。” ----张曼玉
●从生活里我唯一学到的是忍耐,绝不向它提出任何问题,将所有的渴求和幻想积攒沉淀,让它燃烧,最后顺着笔尖流出。我不知道这些思考来自哪里,当我看着眼前这白纸黑字时,觉得这几乎就是滥用,是曲解:为什么责任就要高于快乐?关于快乐的话题是陈词滥调了,但接下去有关意义的问题就值得探讨。…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的墓志铭会这么写着:此地安眠着一个人,他万事能忍。最后他被挤压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