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欧洲学生为何不尊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日期:2020-08-21 13:55:23 作者:魏蔻蔻 来源:读者校园版 阅读:

  既然你喜欢,那你就全包了吧

  我刚去荷兰读博士时候,觉得自己应该多做一些杂活好好表现,就总去打扫实验室。后来弄得实验经理以为我喜欢清扫实验室,便只让我一个人做清扫工作

  这让我很无语。荷兰人认同咱们中国人“吃苦耐劳埋头苦干”的生存法则我们多有通过“吃苦”来换取回报和被认可态,欧美人却更重“谈判能力反抗和敢于斗争的魄力”。要是你给他们留下愿意吃苦的印象,他们只会认为你喜欢干“苦差事”,而让你永远“吃苦”。

  面对这种情况,我只好主动说明,我也不喜欢做这些事情,以后请大家轮流打扫。后来,我不牺牲自己的时间去表现自己,也不再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话来自安慰。在荷兰这样一个包容差异冲突国家,为自己的利益奋斗有理有据地反抗是被人赞赏的。在中国,在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生活也不是总要放弃什么才能得到想得到的,很多元素可以共存的。

  “吃苦”还是“不吃苦”,其实关乎选择的能力和对自我的了解

  我出国后最直观感受就是,身边的欧洲本土学生已经在清醒规划人生的时候,我们还在好奇体验生活。我们对人生的选择和对自我的认知,比他们晚一大步。

  当欧洲的孩子经历痛苦彷徨青春期,不断找寻人生价值追问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中国的孩子在准备着一轮接一轮的考试。看似目标明确,却没有“仰望星空”的闲暇,在实现成为所谓人才的目标时,却不知道该如何规划属于自己的人生。

  

欧洲学生为何不尊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我所接觸的学校职场中的荷兰人,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喜好了然于胸,了解自己的长处弱点自主性能动性极强。在团队合作中,他们意志坚定行动敏捷,对自己要达成的目标据理力争。而我们则非常茫然,不懂自己的底线在哪里,不懂得捍卫或谈判。这其实不是种族差异,而纯粹是在“狼性丛林法则”下长大西方人和在“儒家服从性教育”下长大的东方人之间的区别

  在与荷兰人的合作中,最初你会觉得他们非常自私强势完全不懂为别人考虑,但其实在团队开始合作开展学习目的时候,大充分讨论时间来分配任务和规划责任。这时,如果你自己没有明确的想法,没有为自己争取,那么没办法,在以后的团队合作中,你可能就只能做别人都不想做,而你自己也不擅长的事情,既劳心又费力

  不要以为欧洲的孩子学习很轻松,不用吃苦,其实他们的学习强度是非常大的。只是他们主张不管什么样的体验、经历或挑战,都需要学会个人潜能充分挖掘出来。

  我在荷兰读营养硕士的第一堂课,要做一个为期两个月的项目,项目主题是“开发研制一种营养品并且完成欧盟的健康申报计划”。项目的实战性非常强,需要做很多规划和权衡。如果没有一定的自我认知力和选择能力,任何学生都很难在其中为自己争取最优的配置。

  荷兰学生却对此驾轻就熟,因为他们从小就被训练通过谈判和规划,让自己在完成工作和学习的同时也享受生活、追求快乐。在课堂上,荷兰学生一上来就能拿到既有利于发挥自己特长又能事半功倍的任务,而中国学生只能干瞪眼,觉得荷兰人占了便宜,感到非常郁闷。

  其实,要摆脱这个窘境很简单,就是不断地了解自己,多追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少抱怨几个“凭什么”,大胆表明自己的立场,为自己争取,懂得反抗和捍卫,了解妥协的底线和需要达到的目的,如此,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保持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取得最佳成绩。个性鲜明的人,在荷兰不会被排斥,只会更受尊重。

  

  我们很喜欢宣扬“木桶理论”,家长往往会告诉孩子,决定成败的不是木桶最长的那块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所以无论孩子多大,家长都会不断督促孩子改正其不足。这样,孩子反而不自信,对自身的优点认识不够,便很难发挥出优势来。

  而在荷兰,无论是学校的考试,还是公司的培训,首先问的是你擅长什么,特别感兴趣的是什么。因为在他们看来,培训就是要让人好的方面变得更好,只有学习擅长的东西才能让人学得快、用得好。

  那么弱点和缺点怎么办?没关系!国外注重“团队合作”,你不擅长的地方有另一个擅长此道的同学或同事和你互补来共同完成。只有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达到效率的最大化。但你要认识到你的长处和不足,在学习和工作中,明确阐述哪些地方你可以独当一面,哪些地方你需要他人支持。只有这样,你才能降低在国外学习、生存的压力,不过度消耗自己的精力,远离身心的疲惫感,从而优化使用自己的能力,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好在如今中国新生代父母和孩子的沟通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孩子真正为了兴趣而学习。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必要的,但何必用“吃苦”来绑架孩子的成长呢?对我来说,留学接受西方教育,是给自己一个独立面对世界的机会,不断审视和洞察自我,平衡自己与外界的互动和关系。拥有犯错并承担后果的经历,学会独立地思考和判断,拥有良好人生观、置疑的态度和批判精神是最重要的,否则成长的意义又何在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欧洲学生为何不尊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