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凌晨三点,不止你在焦虑:成年人最大的毒药,就是太着急
日期:2019-11-20 14:19:28 作者:未知 来源:国馆 阅读:

凌晨三点,不止你在焦虑:成年人最大的毒药,就是太着急

  别被年龄焦虑绑架你的人生

  01

  离2020年,只剩下一个多月了。

  当初被称为脑残的90后,也即将踏上「奔三」的道路

  许多人感叹,“中年就在不远处,可我依然是个废物。”

  之所以会产生年龄焦虑,源于我们根深蒂固观念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被教育珍惜时间

  可如今日子天天溜走,眨眼间又过了一年,自己却还停留在原地

  再加上自媒体的一些论调,诸如

  “女人过了28岁就嫁不出去”“男人到了30岁就开始油腻”“人到中年还没混出点名堂,这辈子就完了”

  也在无形增加了我们的焦虑,让我们难以面对那个逐年增加的数字

  但年龄焦虑,有必要吗?

  02

  稍微留心一下就能发现,90后已经开始自称“老阿姨”、“老叔叔”了。

  许多人开始加入养生行列,在昔日的啤酒杯里泡起菊花枸杞

  从前放荡不羁自由,如今只剩下家和公司两点一线

  前两天散步的时候,身旁走过一群吵吵闹闹的高中生青春美好

  同行的朋友突然感慨:“年轻真好啊!”

  我有点哭笑不得,明明才二十多,怎么就老了。

  但仔细想想,我们确实也不年轻了。

  这批工作好几年的90后,大多遇上了职业发展瓶颈期。

  想要提升自我却没有时间,工作难找也不敢跳槽。

  新人源源不断地进来,体力更好,干劲更足,拿的工资还低,说不定自己哪天就被淘汰出局。

  职场压力加上催婚压力,真的有些力不从心

  “细究自己的现状,我有时候甚至会担心失眠……”

  实际上,没有哪个年轻人会由衷地服老。

  主动退出年轻行列,只是对年龄感到焦虑却又束手无策的自嘲。

  自己的发展受限,新人已经陆续入场,哪能不恐惧

  但另一方面,年龄焦虑也间接影响未成年人心态

  “趁着年轻,肆意挥霍。”

  这话是从一个16岁女生口中说出来的。

  本该是读书的年纪,却因为觉得枯燥辍学,还侃侃而谈学历无用论。

  在她的世界里,人生就应该怎么痛快怎么来,否则也太对不起自己的青春年华了。

  反正年轻人有的是机会大不了重新来过。

  我突然意识到,当「年龄大」成为一种负担,「年龄小」就会成为一种资本

  人人都在追求年轻,中年、老年被妖魔化,仿佛失去青春就失去了人生的快乐价值

  这导致一些缺乏判断力的未成年人,在该努力的年纪,选择及时行乐。

  殊不知,少壮不努力,老大伤悲

  等到心智成熟、开始面对生活压力的那一天,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03

  为什么我们会出现年龄焦虑?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前同事老刘。

  在我们眼里,他是家庭幸福事业有成中年人

  但对于他来说,这还远远不够

  家里有房贷车贷孩子补习班兴趣费用父母的养老压力,都让他不敢松懈

  公司里的工作和人际,再烦也得硬着头皮去处理。

  四十五的年纪,说年轻不年轻,说老也不算老。

  可有的年轻人已经实现财务自由,开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老刘却还在为钱头疼

  两相比较之下,他更觉得自己是个平庸无为的失败者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年龄而产生焦虑,不单单是数字增长带来不可逆的衰老

  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知道自己缺乏与年龄相匹配积累,包括能力阅历储蓄等各个方面。

  与其他人的横向比较,也加剧了年龄焦虑。

  这种现象存在于每个年龄段

  青年有青年危机,中年有中年危机,老年也有老年危机。

  72岁的爷爷,因为早些年摔倒骨折腿脚一直不太好。

  儿子儿媳怕他身体扛不住,除了简单的择菜、叠衣服,其余什么活都不让他干。

  但爷爷一点也不领情,坚持要帮忙做家务,还为此家里人吵架。

  终于在一次拎水桶的时候,再次摔倒骨折。

  人们常常以为,这些老人太过自以为是,对自己的体力、脑力做出错误判断

  但其实,老人们不是不肯服老,而是不敢服老。

  拼命证明自己“我还行”,只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

  因为年龄焦虑,最本质原因就是人对死亡的恐惧

  人的一生要做很多事,可生命却是有限的。

  该成家的时候没有成家,该立业的时候没有立业,生命的紧凑最终造成了年龄的恐慌

  错过了时间节点,就不知道接下去该是怎么个活法

  要么像老刘一样,每日在危机感中度过。

  要么像一只开心的北极熊,“坐在浮冰上,左顾右盼,捞捞游过身边的鱼。

  可是我不能抬头看。

  只要一抬头,就会发现周遭的世界正在融化。”

  来源 | PomBom

  04

  既然每个年龄有各自的焦虑,那么年龄到底重不重要?

  当然重要。

  年轻意味活力,意味着开放的心态,意味着快速的成长

  它更意味着,人有更多挑战失败、重新来过的机会。

  可即便如此,年龄也不能决定一切。

  “什么年龄做什么事”,只不过是我们给自己的枷锁

  看看骑行老人徐玉坤,他的人生可称得上是「年龄的逆行」。

  五岁丧母,十三岁父亲失明,辛辛苦苦半辈子,到头来也只有几亩菜地

  图片来源 | 《奇遇人生》

  但他不甘心,不甘心一辈子就在田野和砖房里度过。

  他提出要去看看世界,却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两个闺女还没出嫁,你走了她们咋办?老伴咋办?”

  于是,老徐只能把这事搁在一边,但内心热血从未停息。

  直到十年后的某一天,徐玉坤骑着一辆自行车,开始了计划已久的逃离

  一路上,他遇到过野兽,吃过动物尸体,还因为误闯民宅差点被枪杀。

  但他坚持下来了。

  12年间,徐玉坤几乎走遍全中国,在25个国家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图片来源 | 《奇遇人生》

  有人说他给子女添麻烦,说他精神正常

  他却一往无前,“冲出去见更多的东西,是我的理想。”

  “60岁之前我是农民、是孝子、是父亲,60岁以后我要当旅行家,力图一辈子干两辈子的事情!”

  来源 |《奇遇人生》第二季

  图片来源 | 《奇遇人生》

  年龄是资本,却从来不是限制

  社会学上有这样一个概念,叫做“社会时间”。

  大意是指,人并非完全顺从自然的生命演变,而会受到约定俗成的社会时间的影响。

  来源 |《年龄论:社会空间中的社会时间》

  比如,三十岁前就该结婚,三十五岁前就该生子

  但社会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

  就像很多人把「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奉为圭臬,却忽略了今时不同往日。

  要求个人完成学业后,在短短几年内闯出名堂,未免太过苛刻

  而且,社会时间只是一个参照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

  我们可以允许自己三十岁还在摸索人生的方向,也可以允许自己八十岁还在挑战自我。

  按照自己的节奏活,而不必被世俗价值观所绑架。

  因为人生,终究是自己的。

  图片来源 | 《奇遇人生》

  05

  陈冲说,“岁月其实是可以炫耀的东西。”

  年轻人热血,中年人沉稳老年人豁达,每个年龄段都有各自的精彩

  而人一旦停止前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去

  所以,要想摆脱年龄焦虑,唯有让自己不断更新

  心理学家弗兰克说,追求意义是人的本能需要,它会促使人们积极地去对待生活

  无论是学习还是健身,无论是兴趣还是责任,去做一切有价值的事情吧。

  但请记得改变需要时间,急于求成只会徒增焦虑。

  也不必担心追赶不上别人,只要有所成长,那些付出便不算浪费

  就像那位老奶奶,在晚年时进入专门学校,并以国家证照为学习目标

  孙子问她:“奶奶,你毕业的时候已经84岁咯,都这时候了你要做什么呀?”

  老奶奶回答:“不是啊,就算什么都不做也会变成84岁呀。”

  来源 | meimeimeeei10

  既然年龄的流逝不可阻挡,与其伤春悲秋,眼睁睁地看着生命衰老,

  还不如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因为我们现在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往后生命里最年轻的一天。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凌晨三点,不止你在焦虑:成年人最大的毒药,就是太着急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