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当孩子说“我不想读书了”,你的回答决定他的一生
日期:2019-11-08 17:28:40 作者:暖心 来源:网络 阅读:

  作者暖心

  世界很大,与孩子肩并肩,才能让他一路前行

  那天,在地铁上,听见一对母子对话

  妈妈一边整理书包,一边叮嘱儿子“妈妈在你的书包里放了牛奶,一会记得喝!”

  儿子嗯了一声,低下头。

  好一会儿,才抬起头说“我可以不去读书吗?”

  妈妈摸着儿子的头说“傻孩子,你不读书,干什么呀!”

  “但是妈妈你也不读书啊,而且你每天都可以玩手机,为什么我不行?”儿子问。

  妈妈愣了一下,竟无言以对......

  很扎心,也很现实

  很多人,在成为父母以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希望优秀,与此同时,却停止了栽培自己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中国大多家庭陷在一个死循环里,父母往往都对孩子报以厚望,早早放弃自己的人生目标,给孩子最好的资源和希望。

  不少父母,将所有希望寄托于孩子身上,而放弃自己的追求

  那当孩子不想努力时,你又该用怎样的立场说服他呢?

  好的教育,其实真正拼的是父母的功底

  

当孩子说“我不想读书了”,你的回答决定他的一生

  01

  孩子,也希望父母变得优秀。

  在一期《少年说》节目上,一个女孩站在台上哭着对妈妈说:

  我希望妈妈不仅仅是我妈妈,希望她做自己。

  我希望妈妈不要把重心都放在我身上,而是勇敢地做自己。

  那一瞬间,台下的妈妈泪流满面

  这个女孩的妈妈几年前就考取了瑜伽证书,但是为了她,放弃自己的爱好,全部心思用来培养女儿

  女儿心疼妈妈,她说现在自己上高中了,希望妈妈不要那么辛苦,是时候重拾自己的梦想

  看吧!孩子也希望父母能为自己而活,因为那样才能和孩子站在同一频道成长

  知道,孩子也是很现实的。当孩子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用不同眼界来看待父母。

  当孩子在慢慢长大的时候,或许父母还是原来的样子

  那些永远只围着孩子转的人,他们一定想不到,当父母和孩子差距越来越大之后,亲子关系也会越来越远。

  成长,是孩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父母成长的必经之路。

  为人父母,最好的亲子关系不是父母的自我牺牲,也不是让孩子独自奔跑,而是共同成长。

  

  02

  父母坚持成长,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

  董卿曾经谈到过她初为人母的那一段时间,那时的她很沮丧时间全部被孩子占据,人也变得琐碎平庸

  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是一段很艰难的日子

  生活因为充斥着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日子变得平淡无奇

  很长一段时间,她陷入了迷茫状态

  后来,她的朋友告诉她:你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你就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句话如雷贯耳,一下子点醒了她。

  她不希望自己的世界里只有孩子,她更希望,自己在孩子的世界里,是一个优秀的妈妈。

  她说:“我应该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让他在未来真正懂的时候,对你有爱也有尊敬,他可以从你身上学到的品质,是我不想放弃自己成长的可能,要让自己变得更好。”

  于是,她开始重新出发,筹备“朗读者”,作为主持制片人

  从“朗读者”到“中国诗词大会”,每一场她都是那么惊艳

  也因为她的优秀,让她在母亲角色上更加优秀,赢得了孩子更多的尊重

  父母的责任,不仅仅是给予孩子温柔和爱,更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引导孩子前进,共同成长。

  如果父母有自己的人生规划自己的事业兴趣爱好,孩子便会耳濡目染,传承父母身上的好品质,成为一个努力追求上进的人。

  孩子在长大,父母也在不停地成长,这才是最高层次的教育。

  

  03

  优秀的家庭一定是共同成长的。

  有一句话这样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父母的行动永远比预言更有说服力

  家庭环境一个孩子影响巨大,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为人父母,需要明白 我们的角色,不是让孩子该做什么,而是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1. 言传身教,让孩子耳濡目染。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黄磊的微博,曾经晒过女儿多多看书的照片,她安静看书的样子,真的很美。

  而这一切都因为父亲黄磊的言传身教

  从《西游记》到武侠小说,从卡尔维诺到东野圭吾,黄磊都百看不厌

  别人在看朋友圈时,他就在看书,甚至连上厕所都在看。

  所以,女儿多多也对书爱不释手

  如果想让孩子多读书,作为父母就一定要多看书,用自己的榜样力量来感化孩子。

  2. 持续不断地学习,给孩子榜样。

  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里面,有一位名叫拉妮的老师,她是五个孩子的母亲。

  每天一早,她就要乘坐公交车,赶往学校孩子们授课,回到家还要照顾孩子,可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学习的机会

  她通过自己的学习,取得文学教师资格

  每一天,她都会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在公交车上,或者是在厨房,她都不放弃学习的机会。

  对她而言,学习不是竞争攀比工具。而是为了提高她自己的水平,是为了自己的成长,也是为了更好的教学

  作为一个母亲,很佩服她的精神,能在如此忙碌的环境下,依然不放弃自我成长的机会。

  为人父母,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但是如果一个不爱学习的父母,他只能永远停留在原地,并不能成长。

  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力量,才能与孩子站在同一条路上相互扶持,共同进退。

  父母需要终身学习,把你看朋友圈,刷微博的时间用来学习,真的会获益终生。

  3. 做孩子的“战友”,给他正面的鼓励。

  曾经看过一段话:比起监护人导师,孩子更喜欢与他们肩并肩的战友。

  前不久,在公园里看见一个小女孩学骑自行车

  她的妈妈叫她快一点上车,她不敢,她说:“妈妈,我害怕。”

  妈妈只是在一旁催促着说:“怕什么,不是有我吗?”

  可孩子依然不愿意上车。

  后来,孩子的爸爸来了,见此情形,立即走到女儿身边问她:“是不是有点害怕?”

  孩子委屈地点头。

  爸爸先是拍了拍她的肩,再蹲下身来看着女儿的眼睛,说:“别怕,你看爸爸会扶着你的,即使摔倒了,爸爸也会帮你挡住的。”

  接下来,这位爸爸一直抓着孩子的手,耐心地教她。孩子便真的不再害怕。

  当孩子害怕时,我们的一个鼓励真的很重要

  当你和孩子站在同一条线上,他便不畏惧艰险,一路前行。

  失意的时候给孩子鼓励,困难的时候给孩子动力,孩子优秀的时候给他表扬

  世界很大,与孩子肩并肩,才能让他一路前行。

  作家阿瑟. 克拉夫说:“我永远没长大,我永远没有停止成长。”

  为人父母,永远不停止成长,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愿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你我能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当孩子说“我不想读书了”,你的回答决定他的一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