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30岁儿子为6万彩礼逼死母亲:巨婴,压垮中国三代人!
日期:2019-09-20 11:29:41 作者:一介十二 来源:一介 阅读:

  我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

  大概是说,曾经有一个非常懒惰小孩,什么事都依赖妈妈

  

30岁儿子为6万彩礼逼死母亲:巨婴,压垮中国三代人!

  有一天他妈妈要出远门,留下他一个人放心,就做了一只大饼给他。

  结果妈妈回到家发现小孩已经死了。原来他只吃了前面的饼,而懒得转动大饼,就这样活活饿死。

  当时觉得这故事无比荒诞世界上怎会有这么懒的人呢?

  现在想来,这哪是什么懒人分明是活脱脱的巨婴

  印度有个男人,30多岁,一直赖在家里不工作,靠母亲养着。

  他吃饱了睡,睡饱了吃,偶尔打打游戏,基本不出门。吃喝拉撒,全靠母亲操持。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让他的体重一路涨到600多斤,直到把家里的床都压垮了,不得不专门订制一张。

  

  年复一年,母亲终于忍受不了决定假装离家出走希望儿子至少能从床上下来,去厨房自己弄点吃的。

  一个月后,母亲回家,却发现儿子早已饿死在床上。

  母亲怎么也想不到:长期养尊处优的儿子,竟然连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都丢掉了。

  在中国相似的故事也在发生

  神童魏永康,是当年湖南最小的本科生,17岁考上中科院硕博连读研究生

  本是前程一片光明,却意外地被中科院退学。

  原因,竟然是生活不能自理。

  

  原来魏永康的母亲儿子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从小到大,一直承包所有家务无微不至照顾他的起居饮食

  甚至上了大学,母亲还跟在身边陪读。

  到了中科院,离开了母亲,魏永康才发现自己完全没有生活自理能力。

  他不会自己穿衣服,不敢和女同学说话,甚至在北京的冬天,穿着一件单衣就到天安门溜达,周围人看他的眼神,就像看一个傻子

  因此,他被称为“中国最讽刺天才”。

  

  故事令人发笑,现实却叫人感慨

  有的人,一生都是婴儿身体在长大,年龄增长心智始终止步不前

  就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没有独立能力,幼稚偏执,自我,甚至野蛮

  这就是巨婴。

  巨婴们,一生都在啃食父母

  最近有个隐秘贴吧“啃老吧”浮出水面

  

  在那里,一大群有工作能力,却依然寄生于父母的成年人盘踞于此。

  他们蹲坐在家中,靠着父母的退休金过活,却不以为耻,反倒沾沾自喜

  他们啃老,啃得心安理得

  “啃老就是工作与不工作的区别罢了!工作就光荣了?不工作就可耻了?”

  “父母的钱,还不是我的钱?”

  

  他们也很擅长于盘算。

  “我一个月才要1000块,怎么可能啃死父母。”

  “一般来说,啃到父母死也是40岁以后了,还有25年才能退休金,到时卖一套房继续啃。”

  

  

  尽管每天吃家里喝家里的,但他们却相当仇视父母。

  “我恨不得把老家伙的骨头都拿去喂狗。”

  “我爸垃圾,偷我零花钱去买烟。”

  

  父母在他们眼中,更像一台取款机。他们无止尽地索取,却永远不懂感恩,甚至报以仇恨

  妥妥的白眼狼无疑了。

  别以为这样的人只存在于网上。

  天津有一户普通家庭爸妈为80后儿子买婚房,耗尽积蓄还外借30万元。

  婚期临近,儿子又向父母索要6万彩礼钱,连续闹了好几天。

  妈妈心疼儿子, 又拿不出钱,哭着说:“儿啊,你这是逼妈妈去死啊。”

  谁知儿子冷漠地说:“那你就去死吧!”

  于是绝望的母亲,真的从从五楼纵身一跃,当场身亡……

  

  含辛茹苦三十年,竟养出一头白眼狼。

  真是叫人愤怒,又唏嘘

  但悲剧背后,又有太多值得我们反思

  著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认为,很多中国式的家庭常常是共生的关系边界模糊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陷入死循环

  

  巨婴与父母,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关系:互相依存,互相绞杀。

  这是一场漫长的反噬。

  巨婴们离不开父母,却时时刻刻吞噬着父母,甚至仇恨父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至悲剧发生。

  有一部动画短片,就叫《巨婴》。

  男主人公老大不小了,却是个大号巨婴。

  手一伸,妈妈就帮他把衣服套上。

  

  口一张,妈妈就把饭送到嘴边。

  

  爸爸负责出钱,别的什么也不管。

  可有一天,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爸爸去世了。

  两母子的生活一下陷入困境

  巨婴还是不管不顾,只想自己享受

  一次他在电视上看到一个VR产品,便大喊一句:“妈,给我买这个!”

  

  但妈妈实在负担不起了。于是他就闹,不依不饶

  妈妈叹了口气,将手嵌入自己体内,然后,掏出血淋淋肾脏,送到儿子面前。

  

  巨婴喜出望外,赶紧拿去换钱。

  等到钱用完了再去找妈妈,才发现妈妈早已咽气。

  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他,根本活不下去。

  

  最终,“巨婴”不堪饥饿折磨,扒开妈妈伤口,重新钻回她的肚子,再次成为一个婴儿。

  每个巨婴背后,都有个有求必应的父母。

  他们为孩子包办一切,付出一切,把孩子养在温室里。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又怕碰着,又怕摔着,包揽了所有家务,孩子想要的都一一满足

  长大后,帮填志愿、找工作、找房子,也是每一样,都希望帮孩子做好决定,铺平前方的路。

  这样的孩子,永远长不大,更不懂感恩。

  最终,害人又害己。

  

  作家刘墉说:“孩子不懂得珍惜,因为他已变成笼子里的小鸟天天等你喂。他无法独立,觉得你是欠他的,你到时候就该喂他。”

  在溺爱宠爱百依百顺成长的孩子,习惯了养尊处优,也就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

  一旦父母停止了给予,他们就会大吵大闹,让父母一次又一次屈从。

  如此不断循环。他们就像饥饿的吸血鬼,榨干了家庭,喂饱了自己。

  想想,都觉得可怕至极。

  杨绛的父亲说: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

  唯有独立教育,能够预防巨婴病。

  在宫崎骏的动画《千与千寻》里,有一个情节

  

  汤婆婆的孩子是个巨大壮硕的“婴儿”,一直被养在华丽房间里,过着应有尽有的生活。

  汤婆婆告诉他,外面的世界充满了细菌,所以一定不能出去。

  巨婴养成了顽劣的脾性,一有不顺心又哭又闹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巨婴被千寻带了出去,他才发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

  他哭泣、抱怨挣扎反抗

  

  长久的煎熬,他最终接受现实,开始与他人友好相处

  这就是独立教育的意义

  让孩子知道,他不是世界的中心。想要更好的生活,他必须靠自己

  要怎么做?

  正如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说: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

  

  当他遇到困难时,尝试让他自己解决

  当他解决困难时,给予积极反馈

  当他遇到挫折时,鼓励他不要放弃

  多些商量,少些命令,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别去当全能的爸妈,别让无条件的付出,剥夺孩子的成长。

  成长是家长的事,更是孩子的事。

  你要做的,是陪伴,教育,和放手

  别等孩子长成了巨婴,才后悔莫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30岁儿子为6万彩礼逼死母亲:巨婴,压垮中国三代人!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