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是关于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行为、见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
人+山=仙,人+谷=俗
做一个有大格局的人,能在职场上更游刃有余,也能在生活里更得心应手,更能在琐碎杂事面前泰然处之。
格局越小,看不惯的东西越多,为眼前的小事计较,看不到计较背后的大局,反而损失惨重。
然而,在心理归因方式上,很多人习惯性地将自己的成功归于自身,失败归因于环境;而将他人的成功归因于环境,失败归因于自身。
一些格局小的人会有一种典型的受害者心态,总是把自己遇到的挫折与不顺归因于别人,于是抱怨连连,深陷在负能量里难以自拔,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大气的人明白,和烂人烂事纠缠时,就像置身于臭气熏天的垃圾堆中,不光消耗能量,还浪费宝贵的时间。
成大事者的格局:不为一兵一卒斤斤计较,不为一时成败纠结难平。
看待事物的思路和想法比同龄人更有远见和胆识,心胸如大海,不在意鸡毛蒜皮的小事。
他们的谈吐、气质、处理事情都落落大方,不大惊小怪,不一惊一乍;
一副见惯大世面的样子,从容大度,不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维持长久的人际关系。
例如,一次离职,就能暴露一个人的人品和本性,不仅暴露了他的职业道德素养,也暴露他做事的态度和胸襟气度。
有这么一个经典故事:
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砌墙 ,你没看到吗?”
10 年后,第一个人仍在砌墙,第二个人成了工程师。
而第三个人,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要么就是被自己或他人的思想观念束缚,自我设限,从而错失良机,做出对未来不利的短视行为。
而格局大的人,懂得深思熟虑,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理性分析实际情况,对自己有信心,一步步完成目标。
一个人层次的高低和 Ta 的学历、财富、社会阶层并不直接相关,却和他的眼界、教养、格局有关。
处处看别人不顺眼,归根结底,是因为自己修养不够、格局不够大。
格局越大的人,越能接纳和包容人与人的不同,越懂得尊重他人,从不将自己局限在身份里,从不摆架子,便不会被束缚。
见了众生,明白了众生相,所以宽容;见了天地,体会了伟大与渺小,所以谦卑;见了自己,感受了本我和真我,所以豁达。
所以,别被自己的所思所想局限,不要瞧不起任何人,人的认知有限,感情也是主观的,你无法因为感知到的一部分而洞察事物的全貌,要学会尊重别人。
格局越大的人,越是大智若愚,也越懂得虚怀若谷。
他们不会恃才傲物,不会固步自封,更不会唯我独尊,而是始终保持着开放、谦逊与探索的态度,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在自己的领域里深耕细作。
遇事不纠结,遇人不纠缠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世界上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纠结,只会让人想太多,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才最重要,其他事情只能接受。别和别人较真,因为不值得,也伤不起。
格局小的人,从事件中看到情绪;而格局大的人,从情绪中看到机会。
格局大的人,从不和烂事纠缠。不会让自己因为过分敏感,而错失真正有意义的事。
讨厌一个人,太贵。格局越大,越不爱纠缠。
别让情绪,成为心魔。
与其让自己成为一个“怨妇”,与其浪费时间在不重要的人和事上周旋,不如转变心态,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难,总有柳暗花明的时候。
你有什么样的眼光,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认知,有什么样的胸襟,就能走什么样的路。
总而言之,你什么格局,就什么命。
道德经有这么一段: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像江海一样把胸怀打开,有海纳百川的雅量;待人谦和友善,具备责任感和使命感;